|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2014 春 藝術與田野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inertia 10 years, 2 months ago

藝術與田野  

Art and field work.

 

黃孫權               

 

 

一、教學目標: 

 

當代藝術家做田野似乎變得重要了,一方面從作品的生產上需要更多「異文化」與「異地」的素材得以再現,二來,田野似乎在所謂的對話性創作,新類型公共藝術(作為英美反擊歐洲藝術自主性的理論),藝術介入社區,藝術介入空間(作為台灣政府補助的類型)變得更容易取得正當性。其中,更牽涉到參與、政治介入、關係美學等等操作。然而,藝術家常常樂意變成二流的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田野資料既無檢驗也無品質,卻無需對田野的對象負責,他們不以改善現況為目的,總是說「引起討論」作為已經做出反身性思考的責任。這也許不是能從理論上回答,它僅僅只能當做開頭,作為我們討論的起點,然後我們就得實踐田野工作,並回答我們應該回答的問題:我們有什麼權力田野?為何田野?藝術家的田調與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有和不同?

 

本課程並非所謂的藝術人類學,而是在藝術家如何與為何做田野的過程中,探討藝術生產與田野工作的倫理和創作關係 。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基地分析(site analysis),site意味著一個地方的空間與歷史關係性的構成。基地分析為環境設計學門的基礎訓練,強調以科學的方法進行資料蒐集、分析,研擬課題,用以解決問題或發展項目,涉及基礎日常生活與歷史社會資料,如作我身等田調工作應具之蒐集分析能力。二為敘事空間(scenography),在美國以外的地方,指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設計敘事(劇場、燈光、舞台等)所需要的空間裝備,可說是種實用性的裝置藝術,視覺化空間背後故事。敘事空間者(scenographer)必須是個藝術家,可以理解導演想法與導演合作,且像作者一樣理解文本,同時也對觀眾前的表演相當敏感,能創造合適且富有想像力的空間。本課程訓練將兩者結合,同學至田野調研,試著回答基地給出的問題,讓自己變成敘事空間者,一個地方的導演,利用自己熟習媒介,無論小說詩歌、舞蹈、戲劇、攝影、行為、繪畫、裝置、多媒體等來說出故事,最後以展覽形式呈現。同學必得練習田野(事實、感受)與藝術(形式、寓意)的辯證,這意味著暫停自己熟悉的形式世界,擺脫自己的“​​美學”,重新認識你自己與地方、與社群/社區感覺結構的異同。閱讀與討論資料會隨堂分發。

 

二、本學期調基地計畫: 

本學期的課程的基地將是同學的興趣與操作可能性決定。目前可能選項為三鶯部落的自立造屋計畫,以及阿里山來吉部落的災後重建。

 

三 、評量方式: 

平時調查報告60%,期末展覽40%。修課同學選擇本學期的研究基地,修課同學每週於課堂報告基地資料與分析結果,期末則研究與發展適合的再現形式,於期末展覽中呈現。由於此課具有准實習課的特性,需要花時間在田野調與分析資料,且需具備基礎的空間/環境知識,鼓勵修課同學盡量與各相關系所尋求協助與諮詢。

 

四、課程實施與讀資料

 

第一周 課程

請先看電影〈兒子的大玩偶〉以及〈超級大國民〉 ,兩週後交一篇1000字之內關於電影裡談地方、歷史、政治、人的心得。

 

第一階段  site:生命史與空間連帶(field story 

選定主要基地,進行初步的訪談。確定訪談生命史(個人與集體敘事)與空間史的連帶關係(articulation),繪製生命史的空間地圖。並練習書寫一則關於地方史與人們集體記憶的的故事。同時,學會社會資料與自然資料之調查方法。

 

第二、三周 地方知識

  1. 克利弗德.紀爾茲(2007),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
  2. 克利弗德.紀爾茲(2007),後事實追尋:兩個國家、四個十年、一位人類學家。

 

第四、五週 田野技術

  1. 謝國雄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作─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臺北:群學
  2. Hal Foster, “The Artist as Ethnographer,” in The Traffic in Culture: Refiguring Art and Anthropology, edited by George E. Marcus and Fred R. Myer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pp302-309.
  3. Macdonald, N. (2001). I woz’ere: Tales from the field. The graffiti subculture: Youth, masculinity and identity in London and New York (pp. 49-62). New York: Palgrave. 

 

第六、七、八周 地方敘事 

  1.  范麗卿(1993)《天送埤之春》,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2. 王聰威(2008)《複島》,臺北:聯合文學秀民
  3. Paul Auster 2010)《紐約三部曲》,台北:天下文化
  4. 約翰柏格(2008)《我們在此相遇
  5. 董啟章(1997)《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台北:聯合文學。 
  6. Elliot Liebow (2009) ,《泰利的街角》,台北:群學
  7. 顧玉玲(2008),《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故事》。台北:印刻 
  8. 尾瀨朗(2004)《夏子的酒》,銀花譯,1-12部,臺北:尖端
  9.  尾瀨朗(1998)《家》,鄭雅方譯,1-7部,臺北:尖端

 

第二階段: scenography

 

Dolores Hayden (1995),The Power of place: Urban Landscapes as Public History, MIT Press

Christopher Alexander(1997)Pattern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霍布斯邦(2002),〈來自底層的歷史〉,收於《論歷史》,pp.338-358,台北:麥田

霍布斯邦等(2002),《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麥田

Markus Miesson, 2012, 《參與的惡夢:作為一種批判性的中立實踐模式》,北京:金城出版社

kester, 《對話性創作》

Susan Lacy ,新類型公共藝術

黃孫權,〈邁向社會性藝術〉新美術,2013 

 

第十、十一周 議題設定(setting

第十二、十三、十四  田野與創作辯證 embedded 

第十五、十六、十七周 展覽製作  

第十八週 期末展覽 

 

 

 

Comments (0)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