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明訪談逐字稿


做研究的13個自問自答

1. 研究的目的為何?

台灣當代行為藝術別於早期performing art,如:行動、事件、偶發、身體追求的隨機迸發與沒有情節的展演,也別於1970年後的行為藝術,如謝德慶有計畫性、藝術整體性、結構性、儀式性的敘事,台灣當代的行為藝術形式上與文化、社會行動相似,有完整的計畫/行動、民眾參與、媒體與時代/全球化議題,值得關切與研究。又以湯皇珍作為觀念、行為藝術家,不斷以藝術為計畫/行動,實驗藝術對話的可能與衝撞體制,研究想試圖從湯皇珍作品中探討藝術作為社會介入的多元面貌。

2. 研究的範圍為何?

湯皇珍行為藝術計畫/行動

3. 研究的聚焦在哪?

藝術家的社會實踐/行動所引發的外界觀點

4. 分析的單元是什麼?

就藝術生產過程,採集各方觀點。大致分為:藝術家個人;藝術建制體系,如:北藝、南藝、台藝;一般社會報導;收藏家;藝術評論;美術館六大類。

5. 取樣的策略是什麼?

先收集關於藝術家本身可閱讀的文本,整理後訪談相關領域從業人。

6. 該蒐集什麼形式的資料?

新聞報導、網站、紀錄片/影片、報章雜誌、藝術評論、館藏刊物、口述訪談。

7. 資料該如何被處理?

Eednote中建置與分類。

8. 使用什麼分析的途徑?

觀察台灣當代行為藝術現象,歸納湯皇珍藝術介入社會的面向與干預既定社會現實的可能性。

9. 如何定位本研究?

當代行為藝術作為藝術計畫/行動指涉當下迫切社會狀態與全球化議題,當藝術作為文化/社會行動的媒介,藝術家的主體性不再絕對,轉而相對,呼應生活環境與觀眾對話。本研究試圖將台灣藝術的無用性轉向社會介入層次。

10.研究在何時發生?

即當下收集研究資料起,初步分為研究前期:蒐集資料、文本閱讀與分析;研究後期:資料蒐集、文本閱讀與分析、訪談。

11.研究如何合理化?

經過文本收集、分析,形成問題意識,再蒐證、再分析、訪談,與指導教授討論思考盲點。

12.倫理的問題如何處理?

資料援引註明出處、訪談資料需經受訪人同意後採用、避免沒有根據的主觀書寫。

13.物流及現實條件為何?

訪談對象多在北部,可偶爾採用電話訪談或電子郵件通訊簡省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