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行動科學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pinkchange 13 years, 10 months ago

在 閱讀之前:

關於行動研究、以及本書之背景,請先閱讀:

一、阿吉 里斯的行動科學。新浪財經網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glqz/20070225/17183354197.shtml 

二、不 確定是誰架設的,關於行動研究資料多多網 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therapy/action/action.htm

 

 

 

行動科學

Chris Argyris, Robert Putnam, & Diana McLain Smith夏林清譯。遠流出版 (2000)

2010.05.31鄭惠文 整理


使用資料:自分製之摘要、碩二得豪之報告、以及許多網站(待列)

 

「行動科學」概念的出現,是阿吉里斯試圖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標誌。所謂行動科學,是一個符合科學的介入式研究分析過程,即不斷地把研究所得到的知識和結果應用到研究過程本身,而不像普通科學那樣試圖始終保持研究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對行為的研究產生知識,而在知識產生的同步又要使該知識反作用於行為,由知識改變過的行為又產生新的知識,新的知識又同步反作用於新的行為。在循環中實現知識的更新積累和行為的改善發展。行動科學研究的目的在於創「行動的知識」、「人們可以用來改變世界的知識」,而不是與日常應用毫無瓜葛的、不考慮實際應用效果的知識。


本書有三個主要的構成部分:描述分析人際行為世界建構之「行動理論」,「協同探究」的介入人際行為世界之改變方法,及為行動科學在科學研究典範中定性而進行之討論。

 

第一篇 設計一門人類行動的科學

 

第一章 哲學與方法論的議題

行動科學是一門探究人類相互間的行為是如何被設計並付諸行動的科學。這是一門實踐的科學。行動科學帶動了與「社會介入」(social intervention)有緊密關係的基礎研究及理論發展。在行動科學中,當事人是參與到一公開反映過程的參與者,參與是為了去理解其特定事件的具體細節,並發現及檢查他的行動理論中的假設。


行動科學有三個主要特徵:

1.
它是通過實驗性考驗的命題所組成的理論。
2.
它建立了人們可以在行動場域中實行及完成的知識。
3.
它指向一不同於既存現況(the status quo)的變通之途。

 

第一節 行動科學的根源
在行動科學中,我們同時是研究者、教育者及介入者,並依行動理論的導向來進行實務工作。行動科學是
John DeweyKurt Lewin兩人學說的發展。

 

■     John Dewey
建立一套理論做為科學方法和社會實踐的模式,希望這種將實驗性探究延伸到社會實踐中的做法可以導引科學與實踐的整合。科學的實驗性使它本身就是「直接實做」的一種風格。(實用主義認識論)

 

■     Kurt Lewin
他是團體動力及行動研究的先驅者。他也被認為是美國社會心理學認知傳統的創始者。追尋科學與實踐的整合。著重行動場域(action context)中科學活動及學習活動間的連續性,看重科學、民主及教育間相互強化的價值,並結合科學及社會實踐的利益。


Lewin
對行動研究的一套理論的幾個看法:
1.
行動研究涉及了對社會系統中實際問題進行改變的實驗,它專注在一特定的問題上,並尋求如何對當事人提供協助。
2.
行動科學,如同一般所說的社會管理,涉及了確認問題、計畫、行動及評估的循環過程。
3.
這一改變涉及了再教育。再教育這一詞,指改變那些目前在個人及團體中已形成的思考及行動的模式。有效的再教育有賴於當事人參與在診斷和發現事實的過程裡,以及當事人在自由抉擇的前提下,投身於新行為的練習和實踐。
4.
行動研究由民主價值的觀點向既存的現況挑戰,此一價值導向是和有效再教育的要求一致(即參與及自由抉擇)。
5.
行動研究傾向於同時對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以及日常生活的社會行動有所貢獻。
社會場域是一整體概念。

 

第二節     行動及科學的哲學 
主流派與反對派
認識論&詮釋學 
社會
v.s.科學

 

第三節 科學主流派 

⊙ 系統化科學
1982Scheffler稱主流派為「標準觀點」。它的設計是依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的法則而定。主流派觀點在邏輯經驗、批判經驗或批判理性的名稱下進行他們的工作,而它們都是邏輯實證傳統的後嗣。在主流派眼中,科學的主要特點是「硬」資料(即資料的有效度可以被不同的觀察者檢查)。


反對派/人思想之局限與框架
Peirce認為,真理的驗證是一群查證者由不同的假設開始,自由批判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及觀點。他們永不會確定自己的信念一定是對的,但他們可以在探究的社群中,經過一理性的批判及自我糾正的過程而更接近真理。 Scheffler曾強調「客觀性」的理想,而客觀性正是科學主流派的中心概念,它是指「獨立控制」(independent control)的重要性重於「肯定」(asser-tion)。SchefflerPeirce同樣認為對可能犯的錯誤公開發現及檢查的程度是科學社群的精神之一。

 

主流派論點尖銳的區辨:發現的場域(the context of discovery)與辯解的場域(the context of justification);前者看重觀念的出現及理論的展現。科學的特點不在於提出理論的過程,而在於如果它們要被確認有效的話,所以須通過系統化檢查的考驗。

 

Popper的「證偽性」(falsifiability)是對主流派經驗檢證概念的重要貢獻。他提出的說法是:科學理論必須是可以被證實是錯誤的;即這一理論必須要有可能和觀察到的某些特定結果相牴觸。他認為科學知識的成長是經由被批判檢證方法所控制的推測中產生。因此,發現錯誤的可能性是產生可靠知識的重心。
Ex. MertonDurkheim自殺理論的重新敘述可以闡釋科學解釋的主流觀點(p.18)。

 

第四節 科學主流派與行動科學


Merton討論Durkheim自殺理論例子中的幾個疑問來點出二者間的差異:

1. 
理論與實踐分離的。ex.理論家只需對需對「純科學」的標準負責?那麼,應用科學家?「實施」意指人們必須在具體情境中設計行動。任一人們所身處的特定情境均是一包含多重、相互依存及衝突力量的複雜場地;實踐的理論應能協助實務工作者掌握在一特定情境中運作力量的模式,即Lewin所謂的「社會場地是一整體」的概念。

2. 服務於行動的知識不能單靠社會統計的分析。為什麼只相信數字?社會統計太抽象,它脫離行動場域以至於無法提供人們在特定情境中行動的導向。要研究社會行為因果關係中最重要的社會意義,我們是不可能將溝通者由他所涉入的社會具體行動事件中抽象出來;不可能僅藉著實驗室中的實驗或問卷來完成的。

3. 實踐涉及了規範的範疇。問題解決的付出代價與決定,政治性問題實踐不應被視為是與理論的社會科學不太相關的一件事;相反的,實踐和理論知識產生的方式日是相互依存的。

 

第五節 反面觀點:行動的邏輯 

派別

反對派:流派眾多,但對抗主流派是一致的

主流派

主要觀點

社會行為科學必得採取一種不同於自然科學的研究形式。社會現象對在中行動者是有意義的,而自然界的事件則相當獨立於人類主觀意義。

認為左述差異並未在科學探討研究方法的邏輯上有任何差異。

學者們

Wilhelm Dilthey(反對觀點的發起者)、Alfred Schutz、詮釋學學者們

John Stuart Mill

 

 

1. 人類科學的知識一定要依靠對意義的了解才能產生。(詮釋學模式、the art of textual interpretation

2. 對「意義了解」的看重導致科學與社群關係的第二種解釋。它有賴於相互主觀的意義及共享的實踐,而且它是和人們的認識(knowing)而非單單只和感覺有關。Ryle認為這涉及到人們「了解的能力」。舉例:觀棋者只有在他了解下棋的遊戲時,才能看出這步棋是明智或錯誤的。

3. 認為必須掌握研究對象生活實踐中的意義。

4. 談論社會行動最普遍的方式是關於「規則」。

  1. 「同理了解」
    (empathic under-standing)
    的提出與反對;也就是說一人對另一人所經驗到、感受到的一種想像(p23

6. 局內人與局外人解釋之差異、對行動的再描述。

1. 道德、科學的倒退狀態只有應用物理學的方法才能改善。

2. 只探究社群的一部分

3. 探究社群與實踐社群之差異。

4. 主流派方法論並沒有對社會行動者所架構的層面進行研究。

5. 物理化語言。

語言學家調查語言規則的方法。研究者確認了產生表現與成就的規則,再用它來解釋成員的優異表現或成就;研究者便是靠著成員行動中的隱含知識(the tacit knowledge)來認出規則的被違背或破壞。這指出了解行動的必備知識是埋藏在日常的語言以及行動發生的社會實踐社群當中。

提問

社會行動者所了解的意義要如何變成硬資料?

 

德國哲學及歷史學家,Dilthey堅持人類科學的可靠知識一定要依靠對意義的了解才能產生。而最適宜的方法論是詮釋學的(hermeneutics)模式,亦即文本解釋的藝術(the art of textual interpretation)。
 
反對派認為人類科學的特點是他們必須掌握住研究對象生活實踐中的意義。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人類學者在異國文化中展開的田野工作,然而時常發生的卻是研究者將依據自己文化而生產的解釋視為當然。

 

 

第六節     科學理性是務實的知識 

1. 科學理性可以追溯到科學社群的社會實踐中。這暗示了科學及務實的深思間有一連續關係存在。Kuhn的論述:後經驗哲學(postempiricist philosophyp.26
2. Kuhn所稱正規科學的決定標準和對這些標準本身的論辯之間有一重要的區別。Lakatos1970):理性的標準是埋藏在科學社群的實踐當中。他延伸Popper的觀點,指出一未被證實(disconfirmed)的預測是不足以證明一理論是錯誤的,因為觀察本身可能就是錯的。

 

第七節     行動科學:實踐中的探究 

社會實踐社群的首要興趣是務實,它意謂涉及了下列類型的問題:「我應該做什麼?」相反的,科學社群的首要興趣則是理論的,它涉及的問題是「這是什麼樣的案例?」但在務實的尋求之中,社會實踐社群的成員也向知識進行挑戰及辯解。行動科學專注於與當事人共同投身在知是檢驗的工作中,最主要的關切是在「介入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intervention 

 

 

第二章 學習是為了行動與改變

 

 行動科學者識一個介入者(interventionist)。這裡將討論行動科學對知識的三點啟示:
1.
知識的設計一定要顧及人類的心靈。
2.
知識的生產並不只是為了達成既定的目標,他也應該和目標的形成有關。
3.
知識必須要考慮到規範的範疇。**反省力

 

第一節     實用解釋及實踐知識 

涵蓋法則與日常生活。p.33
Q:行動者賴以建構實用解釋的為何種知識?實用知識是指行動者賴以建構實用解釋的知識。它是為行動服務的知識。一個特定的場域。P35

 

第二節     朝向一實踐的認識論 

1.問題設定-對情境的框架化。實用三段論:意圖/目標、推理、結論 p.40
2.
隱含的認識-未察覺到的認識。Ex語言文法p.42
3.
反映及行動-實用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特徵的表現方式,Schon認為有時人能對自己正在做的行動有所反映,特別是當他們自己的行動未能達到預期後果而感到困惑時,這種在行動中反映的能力是使得某些隱埋在行動中的隱含認識得以揭露的一種方式。也因為如此,行動者才能思索自己如何才能有不同於先前的作為。

實踐就是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行動是探索情境的一個工具,行動產生了可以用來設計未來行動的資料。我們必須視行動是一系列的流動,由行動到著眼於未來再行動的反映。Sihon稱此動態過程為「與情境的反應對談」。

 

第三節  行動科學中的實證性檢證


(主流派是指實證主義,反對派是指現向詮釋學派)。科學的理論必須具有實證性的內容,即觀察的結果必須在某些程度上接受或拒絕理論。範疇是行動及解釋性了解,行動科學中,經驗的檢證是發生在行動場域當中。


1.
行動科學的主張:被檢證之主張
(1)
認定歸因:「當事人a已認定b」。認定是指在特定情境中特定行為方式出現的傾向。確定行動者跟隨一規則或隱含理論,就是對他做了特定的認定歸因。P46
(2)
因果責任的理論:形式「行動(或行為模式) a將導致(對後果負責)結果c」。→兩者有複雜之相關性,於第四章討論


2.
對資料的相互主觀同意行動最重要的形式便是對話。對話是有意義的,用對話為資料以檢證理論迫使我們必須處理「解釋所帶來的問題」。說話是行動→語言學研究策略:將說話與行動分離。*「推論階梯」說明人們如何對生活中的互動加以選擇與解讀的步驟;經過此步驟,人際互動對個體而言才有意義。(舉例:上司下屬p48

 

推論階梯

(3)

聽者所賦予的意義

(2)

文化的意義

(1)

相關的、可直接觀察到的資料

 

 

3. 對話是實踐推論之窗
如果對話(行動)是依據規則或是隱含理論而產生,那麼我們就能由對談話語的陳述當中尋求及推裡出這些規則及理論。


4.
行動場域中效度的威脅行動科學中對效度的最大威脅來自行動場域。簡言之,在行動場域中進行探究的效度被人們以各種不同的例行防衛所威脅,包括了自我批評及面子維護等。典型的反應是抑制有效資料的產生並創造自欺欺人擴大錯誤的行為模式。→第一型模式等等。行動科學者為介入者,致力協助當事人學習,故可能去創造資料。主流派中受試者只會「做好份內的工作」;行動科學中傾向利用資料協助改變生命中的困難。


5.
實驗與行動科學「介入」是行動科學中實驗的相似詞/實驗中之變因考量與達到所欲之結果。


6.
試探的與互動主導的互動人性、互動中的tango策略 p55


7.
行動科學中的發現與論證行動科學者就向日常生活的行動者一樣,注重有效的發現,不然就浪費當事人的時間,或是傷害當事人的系統。

 

 

第四節 行動科學恰似批判理論 
看清存在的既存事實,鼓吹根本的改變。
* M-
批判理論的例子p58:(1) Marxism (2) Freud心理治療 (3) 行動科學
•Habermas 提出三種科學類型:
  1. 經驗-分析的科學 2. 歷史-詮釋的科學 3. 批判社會科學
•Geuss 批判理論的三個主要部分p59行動科學的實踐(特別是早期),涉及內在批判的完成。

 

第二章摘要:1)行動科學企圖在社會實建中實行探究的社群。科學探就是依據負責的信念的規則與規範而進步,行動科學延伸此倫理到實踐中。2)主流科學的指向首先為了其本身,其次為科技應用而服務的知識,行動科學是指向為行動而服務的知識,建立視實踐知識為隱含認識範疇,但可經由反應探究而揭露實踐認識論。3)主流科學強調經驗,反對觀點強調解釋觀點,行動科學的領域特徵是經驗的、解釋的以及規範聲明的解釋。4)涵蓋法則補中行動科學中知識邏輯的部份。行動科學傾向樂觀、不完整的知識,這知識在情境需要的時候被捕補足理論的建構是簡單到可被使用的,使行動者可掌握情境中所有相關特點。行動科學注重行動邏輯意義的程度大於對偶發事件規律的看重。5)行動科學知識聲明的檢驗和主流科學一樣,被公開檢證、證偽性、資料戶為主關同意的規範索引導。6)行動科學中發現廠遇雨驗證場域是不能尖銳地區便與分別的。7)行動科學傾向創造轉化既存現況的其他選擇,以及改進人們在規範及價值觀層面上的學習。如批判理論般,行動科學經由對當事人系統認識原則的內在批判為規範位置辯護,當事人系統為對批判效度的最後判斷。

 

第三章  行動理論


第一節 行動理論

一、
信奉理論與使用理論:言行之不一致
信奉理論:指由當事人宣稱他所遵行的理論。
(表達自己的觀點)使用理論:指由實際行動中可推論出來的理論。

二、窩巢式的理論

三、使用理論模型

四、單路徑以及雙路徑學習p.72

 

第二節     第一型使用理論 (Model I Theory-in-Use) 

*此種理論背後之主導價值有四︰(1)達成任務,但要按我的定義 (2)跟別人形成輸贏的互動格局,我只要贏不能輸 (3)壓制負面感受的流露,比如憤怒或厭煩 (4) 強調理性,講一堆道理。


*為實現此主導價值,行動者所採取的行為策略,主要是片面地想掌控環境與任務,也片面地想保護自己和他人,卻不去核對人家是否需要這樣的保護(“我是為你好”),總之就是想片面地控制他人。行動者通常會表現出的行為包含︰提出缺乏佐證的歸因與評斷,不鼓勵探究式的行動,視自己的觀點為當然正確,暗中做歸因和評斷,避開尷尬議題來保存顏面。


*第一模式下的行為後果,包含︰造成人際和群體關係的防衛傾向,低度的選擇自由,不易產生確實的資訊。這對學習頗為不利,因為無法去公開檢證各種想法。大家心中的假設被自我封藏,學習的內容僅限於所被允許的範圍。雙路徑學習難以發生,問題逐漸累積惡化,解決問題的效能日漸萎縮。


*針對第一型使用理論受到的質疑,有一種反面操作的變形,稱為“反第一型”。主導價值為︰
(1)人人參與來定義目的,(2)人人都贏,沒有人輸,(3)表達感受,(4)壓抑對於行動的理智認知。伴隨著的行為策略是表面強調探索並在形式上將片面的控制降到最低。

 

第三節 第二型使用理論 (Model II Theory-in-Use) 

*行動科學家(action scientist)是介入者(interventionist),不但企圖描述這個世界,而且想改變它。
他想幫助當事人反省他們自己創造的世界,而且學習以更符合自己理想價值的方式去改變他們自己的世界。對行動科學家而言,第二型的使用理論提供了一套觀點與方法。這套模式作為一種理想的理論早已存在,但是作為使用的理論則屬罕見。行動科學家企圖引發切合於第二型模式的行動,從而打斷第一型模式下的種種不利於學習和改變的行為特質。


*第二型模式的主控變因︰
(1)有效資訊 (2)自由及明白告知的抉擇 (3)對自己的選擇有一內在的承諾,並持續端搭的執行。

為了實現上述價值,第二型模式所採取的行為策略,強調和其他參與的成員分享控制權。這與第一模式中的片面控制的行為策略不同,也不同於“反第一型模式”(opposite Model I)所強調的“鼓勵當事人探索但隱藏研究者企圖”的策略。第二型模式強調以可觀察到的資料來佐證任何的歸因或評斷,同時鼓勵將衝突性的觀點浮出抬面,以便將之付諸於公開的檢證。

第二型模式的行為策略所要達到的效果,應使得人際間和群體關係的防衛傾向降至最低,呈現高度的選擇自由,以及承擔風險的高度意願。雙路徑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的可能性增加,而且效能逐漸提升。


*當第二型模式被採行,組織中的成員將能以此處理困難的、有威脅性的議題,從事第二型模式的探索行動,而非製造各種改變與學習的阻礙。此時過去無法討論的議題將浮上抬面,心中的假設將能被檢證與修正,自我封藏的傾向也將被打斷。單路徑與雙路徑的學習將更容易發生。缺乏功能的群體與群體間的動力將會減少,也比較不必去從事掩飾或欺瞞的遊戲。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