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1跨藝研究方法第二週(思僾)


 

跨藝研一 吳思僾2011. 02. 28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一般性的方法論問題

 

 

閱後心得:

 

我所領略的是一個有別於過去簡化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所謂「形式主義」式的研究架構中我們應該更關注過去所容易忽略的「個案」或甚至是與「例外」的發生。當然,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中,「特例」更常來自於「人」的因素,所以如何在與樣本的深刻互動中補充模式化研究的不足,這應就是「實踐性」研究的部分。

 

例如以研究「都市公園人際活動」的假設計劃而言,除了在量化統計、問卷分析等客觀研究外,應可以身歷其境,參與所研究之對象的共同活動中,去挖掘更多外表所看不見的觀點。

 

當然,可想而知的是,這樣的方法容易陷入「主觀」的問題與侷限,但若與形式主義的研究架構搭配互補,應該可接近更嚴謹的答案,畢竟,相較於形式主義「僞科學」的認識論,「實踐」不完美的所有研究中,讓我們更向理想研究邁進一步。

 

以下是我所列之重點:

 

 

一、理論建構的策略

 

本書試圖在社會變遷理論和城市理論架構下,建立有關都市社會運動的理論;在我們對於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都市動員和歷史運動之分析後,此理論不只是被試驗並且逐步被建構起來。

 

然而所面臨的困境為 - 原來的概念框架,完全無助於了解經驗現實。

基於此,不重新創造新的研究方法,而是盡可能地以所得到的豐富經驗為先,並接受我們原有知識與方法,這裡的理論建構以一系列彼此接合研究操作為基礎:

 

1.首先由幾個基本的研究問題開始,問題源自於歷史經驗中的社會議題。

 

2.在非常一般化、試驗性的層次問這些問題,採用傳統中與這些課題有關的概念來問問題。

 

3.接著建立一個暫時性的理論提綱,這個提綱不必是一個關乎社會的一般理論,只要涵蓋之範圍能夠在分析上,對於思考和發現有所幫助即可。

 

4.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選擇適當的社會狀況及個案,從中觀察可能最有助於我們建構都市社會運動理論的基礎。

 

5.對每個選擇出來的個案作真實的經驗分析,並建立特別的分析模型,讓我們能夠回答與各個經驗所見有關的一般性理論問題。

 

6.進一步以更有系統的方式來處理想法,並以經驗加以修正。

 

7.把初步的理論放一邊,另外分析一些特殊的例子,進一步驗證某些一般性的命題並修正前面的特別模型。

 

8.最後把理論和分析整合起來,我們不會很形式的把所有的發現都蒐羅在一個有系統的理論架構內。

 

建構過程中,認識論的假設與實際的程序本身,都對理論的成果有很大的影響,當我們有足夠的把握指出在種種集體行動下有一個結構性的公式,並可以界定為都市社會運動時,我們立即將它放回歷史的過程之中,並是為獨特的。這個結構性公式所包含的元素,分別依各社會所發生的不同社會問題而異。如果假設的公式對某個都市社會運動是必要且充分的條件,則在真實的社會時見中,這公式的跟原會因特定的歷史過程而異。而最終,我們的都市社會運動理論,明顯的關乎更大的都市社會變遷理論,同時比較不明顯的關乎歷史和社會的理論。

 

一開始我們拒絕建構有關都市變遷的形式理論,其理論所關心的是超歷史的整全性和邏輯上的連貫;然而社會科學俱有一種歷史的、實驗的特性,不同於數學這類的形式科學,社會理論的重要考驗在於適當與否(adequacy),而不是追求一致。

如同加斯敦.巴希拉(Gaston Bachelard) 所說,最有用的概念,是那些讓我加以變形或修正,以作為知識工具的概念。

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超歷史的社會理論,而是把社會現象理論化的歷史。這樣的立場並不是,也不應該是一般的知識論立場。不過,我們的確可已逐漸累積,進而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論,並以討論歷史和社會。

 

二、證據的程序

 

在此沒有一種普遍的方法論,只有盡可能地對每個個案的技術問題進行論證,加強其方法論上的嚴謹。故本書提及之範疇的方法論,就在於每個個案的論證之中。個案研究皆在一個分析架構下解釋,若要使得主要命題不被新發現推翻,對此經驗研究是最為重要的,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 任何被給定的經驗事實之間,應有一組結構清楚的明確命題加以連結。

 

2. 這組命題結構,在整個理論中有其特定的意義。

 

3. 所有的事實都必須有經驗的基礎。

 

4. 存在於事實之間的關係,必須在理論上經過嚴格檢證。

 

在試驗性的理論建構階段,提出高度形式化的結構是無意義的,社會科學並不支持形式主義,因形式主義往往未到達最起碼的科學生產條件前,就進入再生產程序。最好的社會學研究,並不在於能夠說出甚麼是真實的,而是在於怎麼說是沒有錯的。

然而,僅有少數的個案研究之下,如何確保論證的準確呢?如導言所說,個案研究之所以可取,主要在於它可以讓我們更深入的研究,但其短處在於它們量少,無法插補推估,但其實種種社會狀況亦是獨特的。若個案研究並不能對我們已有的命題作有系統的否證,則它們及無法在創新理論上有所貢獻。

三、資料收集的技巧 

 

以相當實際的研究,來追求有用的訊息,其研究結合了三種主要之技術:

 

1. 由文獻和檔案資料深入了解所觀察之事物,進入田野工作之前,將可能之資料收集殆盡。

 

2. 對於個別事件,作長期、密集的參與性觀察;過程中完全投入、清楚表明研究者角色、進而保持必要距離。

3. 對關鍵人物訪談前,深入了解受訪者。

 

a.透過與其他資料來源或訪談者之交叉分析,掌握受訪者提供之資訊。

 

b.掌握受訪者所在位置,明白他們可能有的偏見。

 

c.儘可能,在訪談結束前與受訪者辯論,測試他們在具體社會過程中的角色。

 

訪談並不介意受訪者態度,而是專注兩個層面:1. 資料品質是否有助我們重建某種社會過程。2. 受訪者在研究社會之過程所扮演的角色。

 

訪談過程我們得到兩種不同淡一樣重要的元素:1.建構岀特定之社會過程。2.論辯中,了解其行動者所護衛之立場,可使我們重新建構都市動員過程中不同主體之互動方式。

 

四、研究設計 

對於建構都市社會運動,其理論核心為:都市運動如何將集體消費的議題和文化認同,以及政治力量結合起來。

 

 五、個人的追記

這裡所交代的研究設計並非將某種突發的經驗合理化之結果。而其研究進程同時結合了目的性和彈性,計畫和經驗,理論和實踐。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認識論實踐和社會科學

 

 

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認識論之重點在於,人對萬物的認識,從一種先於經驗而存在(先驗)之綜合活動中而來。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理性稱為「範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範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範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範疇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範疇中也有一些可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他意識到,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階級鬥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

 

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物質生活中生產方式的模式決定了社會、政治與精神等過程生活的一般性質,並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了他們的存在,相反的,他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了他們的意識,此為馬克思唯物論之思想,他並非否定人的心靈'意識,而是單純以物質解釋社會和歷史,相反的馬克思認為心靈與意識是重要的,唯物論點主要認為社會的經濟結構是生活的基礎,而這個經濟結構特別是指涉一種生產的模式,而整個社會歷史的決定因素就在於此經濟結構的生產方式,而不在於精神、心思或理念。

 

* 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

*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位,認為人的認識無法離開實踐,並排斥一切否認實踐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

* 列寧這樣說過: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

*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它的階級性,公然申明辯證唯物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再一個是它的實踐性,強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

* 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和基本的觀點。

 

 

 

《列寧與哲學》-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

 

法國哲學家阿爾都塞在<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闡述,意識形態滲透每個角落,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例如平日在街上,警察突然叫住你,你馬上回頭回應,這一召喚一應召便是主體建立的過程,稱之為召喚(interpellation)。此外,意識形態需要靠國家機器像政府、軍隊、警察、法律、家庭、學校、教會、媒體、工會等不斷生產與再生產。

 

關於生產條件的再生產

 

1.為使生產成為可能,需更新生產資料;如馬克思所言,生產的最終條件是生產條件的再生產。這種生產可能是「簡單的」或「擴大的」。

 

2. 每一種社會型態都是一種占統治地位的生產方式的生產,我們就能說,生產過程使現存的生產力在特定的生產關係中和在這種生產關係的制約下活動。

 

3.每一個社會型態為了存在,必須在它生產的同時再生產它的生產條件。為了能夠生產,它必須在生產: (1) 生產力(2)現存的生產關係。

 

生產資料的再生產

 

1.生產的物質條件的再生產不能在企業的水平上來考慮,因為在現實條件下,它並不存在於這一水平上;在企業水平上發生的是一種結果。

 

2.例如的毛織廠資本家生產毛料,必須「再生產」其他的原料、機器等,但不為自己的生產來生產這些東西,而是要別的資本家為他生產這些東西。因此,生產物質條件的再生產有其存在的必要條件。

 

勞動力的再生產

 

1. 勞動力的再生產是怎樣獲的保證?通過給予勞動力用以再生產自己的物質資料即工資來獲得保證的。[工資]最為僱傭資本列在每個企業的帳目中,但完全不作為勞動力實際再生產的條件。

[工資]只代表勞動力再生產必不可少的勞動力耗費所生產的那部分價值。

 

 2.可用的勞動力必需是[合格的]

被安置在生產體系中進行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力的特定階段歷史地構成的統一體類型產生此結果,即勞動力需有不同的技能,有技能的勞動力被再生產出來。技能的不同,根據社會技術分工、各種不同工作和職位的條件而定。

 

3. 資本主義政權底下這種不同技能的勞動力再生產是怎樣進行,不像奴隸或農奴制的社會型態下,而是越來越是在生產之外,即通過資本主義的教育體制及其場合和機構來完成。兒童在學校對不同工種(士農工商)直接有用的科學或文學原理,即謀生技能。

 

4. 兒童在學校中學習良好行為的規範,即每個人按「將來預定要」從事的工作在分工中所應遵守的態度,公民道德和職業道德的規劃,即尊重由階級宰制建立起來的秩序的規範。

 

  1. 勞動力的再生產不僅要求勞動技能的再生產,且同時要求將勞動者對現存秩

序規範的順從態度,再生產出來,即將工人對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順從的態度再生產出來。學校、教會、國家機構、軍隊等其他機器以保證對統治意識型態的從屬(subjection)或貫徹它的實踐之方式來進行。

 

6. 只有在意識形態從屬的形式和在該型式下,才為勞動力技能的再生產提供了準備。此承認一種新現實-意識型態有效地存在著。

 

基礎和上層結構

 

1.把每個社會結構說成為一座大廈,它有一個基礎,在它上面豎立著兩層,上層建築,這是隱喻,一種空間的、位置的隱喻,目的要說明經濟基礎歸根到底的決定作­用。

 

2.馬克思主義傳統中按兩種方式來思考的(1)上層建築對基礎有[相對獨立性;(2)上層建築對基礎有反作用。

  

國家 - 馬克思主義經典所稱的國家機器。

 

1.此含義指法律實踐的專業機關、警察、法庭、監獄,也只超乎這整體之上的-國家元首、政府、行政機關。

 

從描述性理論到理論本身

 

1.偉大科學的必經描述性「理論」的階段。我們須把此階段看成是理論發展的一個必要的過度階段。

 

2.理論此詞在某種層度上和「描述性」的形容是「相衝突」。

 

3.這說明(1)「描述性理論」是理論的不可逆轉的開始,(2)理論呈現的「描述性」形式在「矛盾」的作用下,要求這一理論繼續發展,超出「描述性」的形式。

 

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要點

 

1.把國家看成是國家權力的作用,一場政治上的階級鬥爭都是圍繞著國家進行。圍繞著階級或階級的聯盟佔有國家權力而進行的。

 

2.在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的問題,其主張

(1)   國家是鎮壓性的國家機器(2)國家權力和國家機器必須區分(3)階段鬥爭的目標在於爭奪國家權力,也是擁有國家權力的階級,根據其階級目標爭奪國家機器的使用權(4)無產階級為了摧毀現存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必須奪取國家權力­

 

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

 

1.不同型態的國家機器-鎮壓,暴力、意識,價值;如何相互配搭來發揮宰制與規範的作用

 

2.鎮壓性的國家機器是以暴力方式來產生作用,而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則是「以意識形式的方式來產生方式」。國家機器是大量和主要以鎮壓方式來產生作用,而輔以意識型態方式來產生作用。如軍人­、警察向外宣揚的「價值觀念」,是以意識型態的方式來產生作用。從鎮壓性國家機器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編織出各種非常微妙或明或暗的結合形­式。

 

3.任何一個階級若不同時對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並在其中行使文化霸權,就不能長時期掌握國家權力。

 

4.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是階級鬥爭的賭注、場所;國家機器有兩類;一是展現鎮壓性國家機器的一些機構,另一是展現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一些機構。

 

關於生產關係的再生產

 

1由法律政治和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築來獲的保證。

 

2.通過國家權力在國家機器中,即一方面在(鎮壓性)國家機器中,另一面在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的行使而獲的保證。

 

3.鎮壓性國家機器提供庇護的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特別主要地保證了生產關係的再生產。

 

4.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型態中相當大量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列舉-教育機器、宗教機器、政治、工會、傳播、文化機器等等。

 

5.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型態的中介作用,確保鎮壓性國家機器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之間以及各種不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之間的「和諧」。(有時指不合拍的和諧)

 

6.考察資本主義以前的歷史時期,有一點絕對清楚,即當時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即教會;其集中教育作用極大部分傳播與文化作用。

 

7.十六到十八世紀的意識型態鬥爭­,從宗教改革運動最初衝擊開始,即集中地表現為反教會和反宗教的鬥爭。

 

8.在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型態中建立起來的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是教育的意識型態機器

 

關於意識形態

 

1.「意識型態」是巴卡尼斯、德‧特拉西,把觀念(起源)的理論看成是意識形態的研究對象;50年後,Max藉此詞給一種不同的含義,為宰制人的精神或社會團體的一種觀念和展現的體系。

 

意識形態沒有歷史

 

1.意識型態是一種純粹的夢、虛無的東西。

 

2.意識型態沒有自己的歷史。

 

3.意識型態是個人同其真實存在情況印象關係的一種「展現」(Representation)

 

4.討論意識形態結構和作用的中心論點,我提出兩個論點,第一個涉及由意識形態的印象形式展現出來的對象,二涉及意識形態的物質性。

*論點一:意識形態展現個人同其真實存在情況的印象關係。

*論點二:意識型態具有一種物質的存在。

5.意識型態總是存在於一種機器其及實踐或其各種實踐中。此存在為物質的。

 

意識形態建構作為主體的個人

 

1.除非因為通過主體和因為主體,否則就沒有意識形態。

 

2.只有在一切意識形態具有把具體得個人構成主體的這一作用(作用規定了意識形態)此範圍內,主體範疇才能夠成。

 

3.一切意識形態都是通過主體範疇的作用,把具體的個人呼叫或建構成具體的主體的。

 

4.弗洛伊德以圍繞「出生」此件的期待而有的意識形態儀式,就表明個人已是主體並且個人為「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