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者歸來第二篇摘要


行動者的歸來第二篇行動社會學 

曾傑摘要

 

第五章  八種消除行動社會學的方式 

任何社會都必需以社會關係系統來分析;任何社會也是由政治與意識型態所規定。社會學正如社會一樣,不斷處於運轉與秩序的緊張拉扯中。如果社會學僅以運轉社會學和純秩社會學來討論社會,則社會學就陷入支配集團和某政治的意識型態之口。底下是八種與施為社會學原則相悖的研究取向:

1. 用非社會性的原則評估某社會情境或行為

古典社會學思想只能用社會性因素來解釋與社會有關的事物,但拒絕分析社會關係的現象。社會學當前任務為去探究轉型的文化場域中正在形成的各種新社會關係與社會衝突。

2. 把社會關係簡化為互動行為

杜漢認為社會研究的重點該是關係而不是行動者。

由低層次(勞工與管理階層)、較高層次(政治制度)、最高層次,各階級都在爭取對文化場域的控制權,我將之稱為倫理模式。

各種社會性運動的重要性在於,他引導出最根本的社會關係,也顯示社會組織的制度與形式其實是由社會關係所生產出來。

3. 把系統和行動者分開

社會不該接受玄社會學秩序(政治秩序、經濟法則、天意),該透過新文化的創造以及爭取這種文化之社會控制權為核心的普遍化衝突,才能開展社會對自身的社會學式的了解。

4. 對社會事實之既定範疇(經濟、政治、意識型態)相對重要性質疑

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範疇難以劃清界線,他們存在的理由係與一定力使狀況下的意識型態有關。

社會事實的範疇僅只是玄社會秩序的殘留,這些秩序是過去的社會為替現實際狀況和他們對自身作用之局現而召喚出來的,為有社會關係的範疇取而代之。

5. 強調價值

社會學式分析最普遍的問題是要去了解一個社會如何既能維持單一整體,同時又被區分。

衝突只有在雙方行動者都把掌控他們的互動管理權是為目標,勞工並非以一個不同文化及社會來與資本主義對立,相反的它試圖集體佔有那些生產力,以及進步的觀念,老闆和勞工一直是在經濟實體與文化藍圖的雙重層面,為工業化的走向與掌控而鬥爭。

文化行動是一種社會行動的最深層次(生產力),生產力並非物質力量而是文化行動。

社會的所有面向,全都是在文化旨向和價值之間、在社會自身生產的措施與那為再生產不平等和特權的措施之間被形塑出來。

6.將社會設定為統治階級的論詰

統治階級透過權力生產其特權,他的意識型態避開下層階級意識型態的直接對抗,隱藏在抽象原理和技術性限制後面。察覺這種約朿和把社會作為的整個範疇替現為支配意識形態的落實是不同的一件事。相信統整的意識型態支配者不會主張社會充斥著衝突。要認定階級關係為一切之本,就必需發現社會組織中的具體衝題和看到政治制度中下層階級的行動能力。

把社會替現成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論詰,僅是兩種對立但同樣腕整的知識立場尖的拙劣妥協。

1. 社會的組織及其轉換是受資本主義經濟法則所導引。

2. 社會階級的力量是為爭取控制歷史質普遍文化旨向的鬥爭替現出來。

統治和下層兩種階級都是為了爭取歷史質的方向和指導權,只將社會描述僅是一種支配系統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的社會運動的說法有待商榷。

7. 把社會階級視為主角

階級關係本身以不同的方式在工業社會出現之前、之後就已經存在;社會事實在時代逐漸具有經濟以及政治性質。在商業社會中階級關係由政治場域所界定,具有經濟的面向,只有在工業社會,階級關係才讓自身變成是經濟的;階級成為階級關係的詞會,也成為指導歷史轉型的精英。

透過這三層意義,階級才被賦予了歷史主角的地位。

行動社會學最迫切的任務,是在那些不再以階級為主角的地方,發掘出階級關係。我們當今的社會階級不再是可由歷史的角度來描會和命名的形體,因為他們只能由被國家和政黨權力所遮掩的階級關係來定義。

8. 在進化哲學中混淆結構與轉變

社會事實是一種自身意義的承載,透過天意或歷史意義來說明社會事實僅會落入進化論的泥沼,而帕深思理論正是這種進化論的最佳例證。

由這種觀點看來,社會並非由其行動、社會關係、社會控制型式來界定,而是認定社會是再更基本層次的線性進化觀點的位置來定義。

由社會關係來說明社會實體,而行動者之間的關係被界定為社會介入自身式之一種功能,才能解決進化論觀點的問題。並非否認社會進化,而主要是想把對各社會關係系統的分析,與由某種社會轉到另種社會的推移方式。

必需把社會類型:工業社會與以資本主義姿態出現的發展方式:工業化,這兩者區分開來,是因為工業社會是由階級關係來界定。

工業時代的社會思潮:社會系統、社會衝突與行動的文化旨向是社會學式分析的三個基本主題。

而在這之前涂爾幹、韋伯與馬克斯是主要的社會學家都未能妥善安頓這三個基本主題:

1. 社會情況的意義得從社會以外進行探求。

2. 妨礙社會學式分析誕生的觀念是進化論與所蘊含的歷史哲學。

社會只是個系統,而且是個行動系統,行動不只是決策,它是各種文化旨向透過諸多衝突的社會關係所形成的一種朝向某個目的的目的。衝突是歷史質的社會形式是社會為其自身生產的社會形式。

 

第六章 社會性運動:社會學式分析的特定對象,或主要問題? 

關於衝突的分析,如果要致力於普遍性範疇的建構分析,至少有三類衝突在轉換社會與文化。

1. 集體行為:試著保衛重建或適應原社會系統毛病份的衝突行動。

在社會系統的解體而欲重建的努力,亦即回復整個社會的同質性與完整。

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由於高度的分化,因此同質和完整性降低,集體行為空間不斷的萎縮。

長久以來被認為是進步或歷史自然運轉的「現代」價值受到質疑,尤其受殖民的家,集體行為之地位再度復甦,如伊斯蘭、共產、民族意識的抬頭或西方世界的共同體和認同的行動皆是集體行動。

這種集體行為的意義,是由社會系統的運作,而非由行動者的規劃或替現來定位。

2. 爭:衝突分析改為決策機制,並因此把衝突變成政治勢力因素造成。

日益出現眾多有關社會與社會秩序的說法,不是我們所稱的「運動」,而是一種為了變遷的聯結,高舉新舊秩序旗幟的戰鬥做界定。

這些鬥爭想要尋求一個能更直接進入決策權力的管道,而非借助一些根本價值、不向支配權力挑戰,只想修正一些權力關係或某些決策機制的共種衝突聯合起來。

3. 社會性運動:衝突行動是為了社會支配關係的轉變。

社會性運動是某個階級的行動,它依一定的文化旨向,而處於社會性相互衝突中。這裡的階級,是根據他在挪用歷史質的方式中,也就是他在文化模式中處於支配或依賴的位置來界定。

文化模式層次衝突的社會性運動是屬於社會性階級意識,而政治性階級意識他讓社會性運動轉變為政治行動。我們不能把直接對抗社會支配的行動簡化為與政治權力相關的策略。

社會性運動是結合了一種對文化領域的參照,以及那種對支配的社會關係的意識。女性運動為例。

另外除了社會性運動、文化運動,尚有社會歷史性運動,他並非如社會性運動一般置身於歷史質的場域,而是一條由一種社會類型轉換到另一種類型的途徑中。工業化為例。而其衝突是發生於對發展的管理,所以支配的行動者不是統治階級而是統治菁英。

 

行動、秩序、危機與轉變

社會秩序在其穩定性與環境變化發生衝突時,也可以惡化成為危機。此危機領域成為社會學式分式分析的一部份,而社會關係與秩序乃經常性地處於一種轉變的過程。

我們正邁向一種新的生產方式,他在引發各種衝突後,也會產生新社會運動;拓展社會空間;也可能會開拓出觸角更深而且對操縱更加熟練的支配與社會控制形式。

 

第七章 名份的兩種面孔 

名份訴求是一種對社會行動做非社會性界定的訴求,名份首先是一種對社會角色的拒斥,一般社會名份的訴求,一個人對某個社群的依歸,而國家本身也訴求著例如民族國家,經由它訴諸愛國情操,對抗所有社會、職業與地理上的差異。

 

大顛覆

我們習於把現代歷史看成是獨特性走向普通性。歷史的行進中將進步觀念視為變遷的機制。這觀念有兩種形式

1. 自由主義的說法,歷史進化只是由封閉社會變成開放社會,由管制變為自由的過程。

  1. 將此進化視為絕對極權變為民主過程和權力過程。

我們的進步觀念已由那依各特定群體對各獨特生活型態與社會組織的選擇所取代。最後訴諸國家彷彿是普同性的訴求,相反的在國家力量發展結果可能變成極權促使我們去反對他。另一廣泛層面上來說,我們不再認為放棄地方語言文化而投入全盤西化的做法,反而更相信內在的多樣性與包容性才能成就出豐富的整體。

 

危機行為

名份訴求是社會鬥爭的一股力量,他把防衛性運動與反擊性運動切斷,而摧毀了社會行動的能力,因此名份的訴求僅能形成社會性初步的階段。

我們將在三種狀況之間作出區分。

防衛行為

防衛性,要求防衛一種生活和存有的模式;在許多遭受危機的群體,往往會以內部和外部的對立,以及內在整合與外在威脅的對立來取代內部的衝突;第三種防衛名分的分析,指出名分訴求指是日益臣屬於國家絕對權力的社會整體化與解體的一種特殊形式。名分不是一種獲得而是社會行動者對自主性與獨特性的棄守。

 

民粹主義

        當名分訴求不再對抗社會變遷,而是對抗那認為是外來的支配時,他就不再是防衛的,而成為一股引發集體行動的力量。這種名分訴求的強度,與被支配形式有關,也跟支配多直接多徹底有關。民粹主義未能與社會反擊運動相結合,結果只強化了國家和社群,強化排他性的名分。

 

攻擊性名分

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名份,攻擊性名份,則是「藉著要把自身轉化為一組宣言,或一個對抗權力的藉口,來完成自身和翻轉自身的要求。」這種名份認同模式並不只在於防衛某種「生活、存有的模式」,而是要設法爭取「行動和轉變的能力」。它對抗的是某個剝奪主體行動、反思能力的權力或體制。

我們社會中的大多數社會運動,都可以分析為由防衛性名分轉移到攻擊式名分的努力。反核運動的例子甚為明顯,反核運動會發生,是源自民眾因感受到自身生活的文化、環境、群體受到威脅而起的防衛反應。但是如果反核運動一直停留在這個層面,很快就會萎縮消失。只有當這些防衛性反應能和對掌權者的反既樹科層技術體制的批判結合,運動才能組織、發展起來。

在前工業社會,名分透過宗教、民族、階級為基礎,對治理社會領域的秩序的一種召喚。在今日,名分訴求相反地與社會生活的組織相對立,他就會被引導他的人推到邊緣或受到操弄。另一方面,名分訴求也可視為一種民主的勞作,社會系統中的各行動者,也是靠這種努力,為自身決定那生產其集體和個人生活的各種條件。

 

第八章 變遷與發展 

    社會學當今最重要的任務是界定社會系統的社會分析(共時性)和歷史轉型行動分析(歷時性)之間的關係。

歷時性與共時性的分析不僅相互交織,更深植在社會系統的分析上,特別是在階級關係的分析中。統治階級與國家的距離,是由生產關係與再生產關係之間的距離來決定,只要統治階級成為支配階級時,就仰賴「國家」來引導人們尊重對其有利的秩序,並壓制所有改變此秩序的企圖,而民眾則視國家為統治階級的保護者,並向其開火。

把對系統分析與對歷史轉型的分析連為一體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社會學的分析在加入史學(歷時性分析)的工作之前,得先弄清楚兩種分析的區隔所在。

 

第九章 行動社會學的方法 社會學式介入

結構功能論的社會學缺乏關心、決策、轉型、權力關係、影響力關係。歷史學的方法也是社會運動所依據的,但其以線性進化的基礎忽略了發展方式的多樣性,於是想要研究社會用以生產其文化模式、社會關係與作為的方法似乎產生空白。社會學式的介入就是來彌補這方面的空白。

 

社會學式介入的一些原則

1. 主要問題在於:只靠直觀無法抓到最根本的社會關係。有別於歷史學家研究關鍵事件本身,而把焦點放在行動者本身,透過其具體的存在來瞭解他們,研究者才能接近那些機制,才能窺見到致力於衝突社會生產的行為。

2. 超越觀察法。社會學的介入需開創一些類似實驗方式的空間,使日常狀況可以盡可能於其中顯現出來,使行動者盡可能強烈地表達出他們對狀況的反對與質疑。

3. 研究者得直接介入。透過研究者親自主動介入,使行動者覺察到其所置身的最根本關係,行動者才能不再只靠對既定秩序的回應來定位自身。

 

程序

        社會學界入的起點,就是設立介入組,由那些未脫離行動場域,但又以活動分子身分投入分析工作的人組成。

        研究者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發展行動者的意識,成員作為樣本組轉化為圖析組,在此過程中成員與其實踐行動拉開距離。

        轉換是由這種意識形態分析轉移成試圖在行動中探詢社會性運動可能的分析,這種轉換是從具體的實踐中抽取重要意義,而使得行動的其他部分也具有意義。

 

問題

僅由介入法發展出來的結論,其範圍有其侷限。採用內涵式(intensive)而非外延式(extensive)方法無法評斷這行動到底具有多少歷史分量。社會學式介入的目標並非對事件作預測,而是對機制作分析,透過該機制,集體行動及更高層次的社會性運動因此成形。

        最困難的問題是在介入的調查者的角色,他的雙重身分帶來矛盾,因此作者認為需要由兩人來分擔,分別是詮釋者;分析者。

 

應用的範圍

這裡所討論的每一件事,都是建基在「認定社會運動有可能出現」的信念上。但是也承認稱為社會反向運動(social antimovements)的重要性。亦即防禦性方式來訴諸社群和其共識以對抗外在敵人的重要性。例如勞工運動有時會自我封閉為一個排斥其他少數族群的威權式團體。

        社會學式介入致力於防衛西方世界開拓出來的市民社會的空間,以及人類群體在其中開創的文化;同時去提升行動的層次,好讓實際動能趨向更大可能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