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文化研究w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berylline 12 years, 6 months ago
|劉逸姿

文化研究在英國的歷史變動軌跡

 from唐維敏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陳光興(1994)

 

一、新左派與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在學院內的建置化,開始於1964年在伯明罕大學的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CCCS)。
  • 70年代中期以後,在英國內部,許多學校開始授予文化研究的課程與學位。
  • 70年代末期以後,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集結了「大眾傳播與社會」與「大眾文化」等課程小組成員,編寫教材。
  • 80年代中期以後,文化研究已經逐漸不再具有特定的指稱,而滲入至各個領域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後,英國社會在文化與政治上的巨變:

文化上,美國化(Americanization)的危機,漢堡、流行新興市郊社區、大型購物中心的浮現。

政治上,新左派(New Left)的出現。1956年的兩件歷史事件:匈牙利革命與英法入侵蘇伊士運河區,都樣揭露了兩個不同體制(資本帝國主義和史達林主義)在操作上相同的暴力性與侵略性。新左派作為一種思想/政治運動,企圖去找尋第三種政治空間,重新定義新的社會主義立場。傳統馬克思主義者無法在理論及政治的層次上,處理英國社會逐漸面對的重要結構/歷史性問題(p.viii)。

新左派結合兩個不同的傳統:一,歷史學者:E. P. Thompson(湯普森)、John Sarvile(薩韋利)、E. Hobsbawn(霍布斯班),Stuart Hall(霍爾)稱其為共產主義的人道主義,發行The New Reasoner《新明理者》雜誌。二,獨立社會主義份子:Raphael Samuel(賽米歐)、Charles Taylor(泰勒)、Stuart Hall(霍爾),發行Universities and Left Review《大學與左翼評論》。 之後,在1961年,兩路人馬合併,發行New Left Review《新左評論》。

 

文化研究能夠浮現的歷史條件,正是二次大戰後英國社會的全面性反思。其成員大都投入社會運動之中,智識上的關切與政治上的堅持無法作截然的區分。

 

早期的重要著作:

Richard Hoggart (1958) The Use of Literacy

Raymond Williams (1961) Culture and Society, (1965) The Long Revolution

E. P. Thompson (1968) The Making of English Working Class

 

二、文化研究的政治脈絡   三、文化研究的理論軌跡

 

時間

政治脈絡

理論軌跡

發展狀況

1960

新左翼的崛起。

大眾傳播媒體及次文化的發展,以娛樂的方式滲入人們日常生活,意識形態的作用,表現在新聞與紀錄片上。

工人、青少年次文化形式的出現,對權力結構的挑戰。

 

1964年在伯明罕大學成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CCCS)

1970

女性運動與新右派(New Right)的興起。新右翼保守主義的逐漸成形,打破了以工黨為主導的左翼組織力量。

文化研究在研究上提出階級、種族、性別作為建構社會權力關係的三根主軸。

初期

與L. Althusser(阿圖塞)結構馬克思主義的反人道主義展開辯論p.xiv。

在這場論辯中,伯明罕學派的理論立場成立,融合了文化主義與結構主義的解釋力,Hall稱這種立場為政治上的人道主義、理論上的反人道主義。

 

 

中期

重讀A. Gramsci (葛蘭西)有關霸權的分析,將文化主義與結構主義相互結合,與後結構主義的論述理論(discourse theory)發生下一波的論戰p.xv。

在英國內部,許多學校開始授予文化研究的課程與學位。

末期

右翼長期執政已經徹底將英國社會改頭換面,左翼在輕敵之下無法反擊。

 

 

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集結了「大眾傳播與社會」與「大眾文化」等課程小組成員,編寫教材。

1980

 

新保守主義興起,柴契爾的霸權方案中透過國族文化的重建,贏得統治的正當性。建構「英國人的特性」(Britishness),新興移民被視為「他者」(the other)。

中期

與後現代主義爭論。堅持在地、性別、種族、階級各層次抗爭的重要性,企圖閃躲後現代性中虛無、投機的因子。

文化研究已經逐漸不再具有特定的指稱,而滲入至各個領域之中。

 

末期

左翼刊物Marxism Today 提出新時代(New Times)的概念,企圖重新理解二次大戰後再一次的變革。

 

 

1990

打造新的國族國家(nation state)。

同志研究(Queer Studies)。

 

 

 

文化研究企圖從文化戰線切入社會形構的另類學術,不僅扣緊社會現實的脈動,更希望能介入社會的脈動。擺脫學院既有的僵硬軸線,把分析帶入文化生活,轉變既有的權力形式與關係,是文化研究永遠堅持的方向。

 

四、「中心」與「邊陲」的辯證

 

  • 「自主性」不僅是自我的認識,也是透過認識他者掌握自我所處的關係性位置。
  • 在清楚認識中心論述的生產脈絡,才可能轉化運用發展出邊陲觀點,從而對中心進行批判。自主性的建立需要經過不斷地辯證。
  • 「新國際主義」與「在地主義」之間不斷地辯證,才能使台灣的批判性學術研究更為豐碩。

 

 

CH1 文化研究導論

from 羅世宏譯《文化研究 : 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Barker, Chris. (2000)

 

文化研究的語言遊戲

「文化研究」一詞並無特定指涉對象,而是由文化研究的語言遊戲(the language-game of cultural studies)所構成:自稱從事文化研究者發展與使用的理論術語,正構成了文化研究是什麼。

 

文化研究的政治關懷

對Hall來說,文化研究的重要關懷面向是對其權力其政治問題的關注與社會改革的企圖心,關照社會弱勢團體,特別在階級、性別、種族上置身社會邊緣這群人的再現問題。

文化研究是那些篤信「理論知識生產及政治實踐」的成果。此處所謂「知識」,從來不宣稱代表「中立」或是「客觀」,而是觀乎「發言位置」,亦即牽涉了站在何種立場、為什麼目的與向誰發言等。

 

文化研究的參數 

文化研究是一種論述形構(discursive formation),指的是「思想、形象與實踐的一個群集,提供社會上特定主題、社會活動或制度性場域有關的討論、知識形式與行事的各種方式」。

 

當代文化研究中心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CCCS

1960年代於伯明罕大學成立。

文化研究的主要場所一直在高等教育及書店等制度化機構,檢視大學裡所提供的文化研究課程是「定義」文化研究的可行方法之一,而這就必然涉及將文化研究「學科化」。

 

文化研究的學科化

  1. 文化研究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
  2. 文化研究關切的是與人們懷抱特定價值觀、信仰、能力、生活常規及行事習慣有關的各種實踐、制度與分類系統。
  3. 文化研究探討的權力形式是多樣貌的。
  4. 文化研究的主要制度化場域在高等教育體系。

 

文化研究核心概念:文化與表意實踐 

Hall:此處所謂文化,我指的是實際紮根於特定社會的實踐作為、再現方式、語言及習俗。同時,我指的是常識的矛盾形式,生根並協助形塑了常民生活。

文化的關切點在於共享的社會意義,也就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各種不同方式。且意義是透過操控符號(尤其是語言)而生產出來的。

語言是意義與知識本身的構成要件。意義生產的過程可稱為表意實踐(signifying practices),而瞭解文化即在於探索意義如何在語言〔作為一種「表意系統」(signifying system)〕中被符號化地生產出來。

 

再現 representation

再現指的是客觀世界被我們以社會的方式建構、並且對我們重新展現的過程。

 

物質主義(唯物論)與非化約論 materialism & non-reductionism

文化研究在致力於瞭解現代工業化經濟與資本主義影響下的媒體文化,以及追求利潤的媒體企業所產的種種再現。發展出文化物質主義(cultural materialism)觀點,檢視意義在產製過程中,如何被創造出來。即所謂,關切表意的實踐外,文化研究與政治經濟學相扣連,同時關照權力及經濟社會資源分配等問題。

文化研究的另一項特性是堅拒化約論(reductionism)。文化有其自身獨特的意義、法則與實踐方式,不能簡單地化約為其他因素或社會形構的結果,也不應以任何其他的單一因素解釋之。堅持級別、性別、性意識、種族、族群、國族與世代等問題,各有其生成的特殊性,不可不辨。

 

接合/構連 articulation

構成社會的多種因素之間一種暫時性的統一狀態。接合一詞在英文裡有表達/再現的意思,也有「組合在一起」(putting-together)的雙重意涵。

 

權力 power

權力不只是社會凝聚的黏著劑,也不只是使一群人屈從於另一群人的強制力量,而是產生與促成各類社會行動、關係與秩序的複雜過程。文化研究特別關切的是弱勢的被支配群體。

 

流行文化 popular culture

造成弱勢團體被支配的原因,並非單純迫於暴力威逼,也有可能是本身同意使然,對文化研究者來說,流行文化是贏取或失去同意的場域。意識型態與霸權這兩個相鄰近的概念,不斷被文化研究者援引,以捕捉流行文化與同意間的互動關係。

意識型態:受特定歷史情況影響而成的瞭解,遮掩了權力運作的鑿斧痕跡,而有維繫此權力運作的作用。

霸權:製造、維持與複製具支配力量的主流觀念與做法的過程。權力團體所組成「歷史集團」透過贏取被支配群體的同意,而施展其社會權威並領導統御後者的過程。

 

文本與讀者 text & reader (閱聽人 audience)

文本,並非只是文字書寫的作品,還包括所有具表意作用的實踐活動,形象/影像、聲音、物件與各類活動可被用來產製/表達意義,所以也算是文本。ex. 霸權文本、文化文本。

文本是多義的,包含許多差別意義的可能性,而意義是在文本與讀者的實際互動過程中形成的,因此「文本」消費的同時,也是意義產生的時刻。

 

主體性與認同 subjectivity & identity

人之所以為人(亦即主體性)和我們與他人的相互描述(亦即身分/認同),是二十世紀九〇年代文化研究關注的中心主題。文化研究探討我們如何被形塑成主體以及如何對自身產生認同。

 

文化研究的知識傳統:一個思考的路標

 

馬克思主義與階級的重要性 Marxism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要:

  •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歷史物質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強調人類事務的歷史特殊性及其社會形構的可變動性,而社會形構的特性需置於真實存在的物質條件中予以理解。
  • 物質生產所採取的勞動與社會組織的形式(即生產方式),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範疇。
  • 各種社會性的敵意,是生產方式必然具備的部份,被馬克思主義者視為歷史變遷的原動力。(階級鬥爭)
  • 歷史並非平順的演化過程,而是標記著幾次在生產方式上的重大斷裂與不連續的狀況。

 

資本主義 Capitalism

  • 資本主義代表的是一種以生產工具私有產權為基礎的生產方式。
  • 資本主義根本的階級區分是在於一方是擁有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the bourgeoisie布爾喬亞),以及另一方是出賣勞力謀生的、無產的普羅階級(propertyless proletariat無產階級)。
  • 資本主義的目的在「賺取利潤」,而獲利則透過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而來。
  • 工人與透過他們勞動而生產出來的產品疏離,而造成了異化(alienation)的情況。無產階級與其自身勞動發生異化,終至於與他們自己發生異化。

 

馬克思主義與文化研究

馬克思主義指出一種歷史的不可避免的運動方向,即資本主義必將衰亡,而一個無階級的社會將取而代之。在理論上的問題,從決定論的觀點閱讀馬克思主義,剝奪了人們在歷史變遷過程中可能扮演的積極角色;在經驗層次上,相當多的無產階級革命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文化研究關切結構、實踐、經濟決定論和意識形態等議題。馬克思主義建議人類生存處境有其律則或結構,存在於任何個人之外;另一方面,透過理論與行動,企圖以人類行動去改變世界。

 

文化主義與結構主義 Culturalism & Structuralism

文化主義

  • Richard Hoggart(霍嘉特)、Raymond Williams(威廉士)是文化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
  • 文化主義是與結構主義對比而來的命名。
  • 強調文化的「平常性」,以及人們在建構共享意義實踐時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 一種歷史的文化物質主義,致力於探索文化及其生產與接收的物質條件的脈絡。為弱勢群體「發聲」。
  • 左派文化主義:帶有國族主義的色彩,或國族中心主義的味道,很少著墨於當代文化的全球化性格,很少觸及種族因素在英國國族與階級文化裡的作用。

 

結構主義

  • 強調表意實踐之所以有意義是結構或是可預測的規則的結果。
  • 結構主義的文化觀是關注基礎結構(通常是語言)的「關係系統」,以及使意義成為可能的文法規則。
  • 法國社會學家Emile Durkheim(涂爾幹):探尋文化與社會生活裡、外在於人為控制的種種具有限制作用的結構因素。反對實證主義的觀點,反對知識源自於直接經驗,而偏好尋找「社會事實」:社會建構、文化變異及自成一類的特定意識。
  • 結構主義將表意或意義生產看作是語言的深層結構效應,發生於特定文化現象或說話的人,但並非純粹出於行動者有意為之所造成的結果。
  • Ferdinand de Saussure(索緒爾,瑞士語言學家)是結構主義發展的關鍵人物。他認為意義是透過語言的結構化差異而產生的,出於語言規則與慣例影響的結果。
  • 根據索緒爾的理論,意義是透過符號(signs)的選擇組合而形成的。符號由符徵(signifiers)與符旨(signifieds)所構成。
  • 結構主義從「語言文字」(words)延伸到更廣泛的文化符號的語言機制,因此人類關係、物質客體或形象,無不可納入符號的分析範疇。
  • Levi-Strauss(李維史陀)典型的結構主義分析,食物本身可視為象徵意義的符徵,例如,生食與熟食、自然的和文化的,在二元對立的符號關係下,生食便熟食的過程中,即可看做將自然轉成文化。

 

文化主義

結構主義

聚焦於特定歷史脈絡中人類行動者的意義生產

文化作為一種行動者主觀意圖之外,且影響行動者的語言深層結構的表達

歷史縱斷面的歷史性分析

歷史橫斷面的共時性分析,分析特定歷史時刻的關係結構

關注詮釋,將詮釋看作是一種瞭解意義的方式

主張符號研究自成一門學科及生產客觀知識的可能性

 

後結構主義(兼論後現代主義)Post-structuralism & Post-modernism

 

後結構主義

  • 一詞暗示了「在結構主義之後」(after structuralism),有繼承也有批判。
  • 拒絕接受語言有其根本的穩定結構,以及此一結構係透過二元對立(如黑白或好壞)產生意義的看法。
  • 對於後結構主義來說,意義是不穩定的,永遠處於被延宕(deferred)與進行中(in process)的狀態。
  •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意義不受限於單一的字詞、語句或特定文本,而是多種文本關係作用的結果。

 

Derrida (德希達,法國哲學家):語言的不穩定性

  • 接受索緒爾的觀點,意義產生自各種符徵之間的差異關係,而非直接指涉獨立客觀的世界。
  • 符徵交互作用的結果是意義永遠不是固定的。
  • 「延異」:差異與延宕(difference and deferral),強調意義生產是處於意義一直被延後決定,以及字詞之間不斷增補意義差異的過程。

 

Foucault(傅科,法國哲學家)與論述實踐

  • 關注論述表面的描述與分析,以及論述在特定物質與歷史條件下的作用。論述同時關注語言與實踐活動,並將它們看作是透過語言,對知識的管制性生產,從而使實體的客體與社會實踐具有其意義。
  • 主體是基進歷史化的,人完全是,也只能是,歷史的產物。他探索身體的系譜學,將身體視為一個形塑主體的規訓實踐的場域。
  • 他對於瘋癲的分析,規定了(關於瘋癲)什麼「可說」或「可想」的法則、將瘋癲個人化的主體,以及在制度之中處理瘋癲狀況的若干實踐。

 

反本質主義 anti-essentialism

  • 本質主義認定文字有固定的指涉對象,社會類別對應著基本的身分/認同。
  • 後結構主義認為,在語言之外,世間並無所謂固定的真理、主體或是身分/認同存在,而語言亦無穩定、對應的指涉對象。

 

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

  • 拒絕將所謂的真理視為固定永恆。所謂掌握世界「客觀」面貌的總體知識並不存在,我們需要的是多重視野或多重真理,以便詮釋複雜、異質的人類生存經驗。
  • Jean-Francois Lyotard(李歐塔,法國哲學家):拒絕那些提供人類「發展」方向、意義與道德途徑的確定知識的「大敘事」。
  • 一種充滿支離破碎、意義曖昧與不確定感的世界,被高層次的反思能力/反身性(reflexivity)所標記,也被認為是後現代文化的特徵。

 

 

精神分析與主體性 Psychoanalysis & Subjectivity

精神分析的長處在於它拒絕主體性與性意識有任何固定的本質,聚焦於主體性的建構與形構過程,不問主體是什麼,而探問他/她透過何種過程而形成。

 

Freud(佛洛依德,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的自我概念

  • 自我(the self)是由「本我」(ego,即有意識、理性的心靈)、「超我」(superego,即社會良知)與「無意識」(the unconscious,即心靈活動的符號來源及庫存地,此心靈活動與理性的運作邏輯有異)構成的。
  • 人類主體的結構過程,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我們直接接觸的「照顧者」(carers)的互動關係而得到的。

 

戀母情結 Oedipus Complex

  • 戀母情結標記了本我與性別化主體的形成。處於前戀母階段的嬰兒,只是透過感官探索與自體性慾的方式經歷周遭的一切。戀母情結的解決,牽涉了拒絕再將母親視為愛戀對象,並將自己轉化為一個獨立於母親的主體。

 

差異的政治:女性主義、種族與後殖民理論  Feminism, Race and Postcolonial Theories

 

女性主義 Feminism

  • 一種將性視為構成社會組織的根本與無法化約的軸心概念,到目前為止,此一軸心使得女性受制於男性。
  • 女性主義主要關切的是性作為社會生活的組織原則,兩性關係充塞著權力關係。
  • 女性主義以父權體制(patriarchy)的概念進行分析,而父權體制一詞的衍生意義是男性主導的家庭、「家長式的權威支配」與男性的優越。

 

種族、族群與混雜性

  • 族群性(ethnicity)是一個文化的概念,其核心為規範、價值觀、信仰、文化象徵與文化實踐活動,凡此種種皆有標明了文化邊界形成的過程。
  • 種族化(racialization)被用來闡明關於種族是一種社會建構,不具生物或文化上的普遍性或本質性。種族不存在於再現之外,而是在再現之中,在社會與政治的權力鬥爭之中被種種的社會再現所形塑出來。

 

方法論問題 

 

認識論:在認識論上最核心的辯論是有關知識與真理的定位問題,有兩派的觀點。 

再現主義(representationalist,包括持寫實主義立場的人):

  • 採取近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認為以某種程度的知識理解獨立的客體世界(真實世界)是可能的。

 

反再現主義(包括後結構主義者、後現代主義者與實用主義者):

  • 採取尼采的觀點,主張真理只是「隱喻與轉喻的快速反應部隊」,文句是唯一可判別真假的東西,知識在此處無關真實的發現,而是對世界所做的詮釋建構。

 

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學

  • 民族誌學(ethnography),通常與文化主義的途徑緊密相連,強調「實際的生活經驗」(lived experiences)。
  • 文本分析方法(textual approaches),通常從符號學、後結構主義及德希達的解構主義汲取養分。
  • 接收分析(reception studies),在理論根源上採取折衷主義、兼容並蓄的立場。

 

 

文化研究在台灣到底意味著什麼?

from 陳光興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陳光興(2000)

 

1998年尾,文化研究學會成立。

1999年9月,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討論會召開。

論文主題:

主題  1:空間、理論、翻譯

主題  2:女性、身體、同志

主題  3:後殖民

主題  4:電影、媒體、搖滾

 

論壇:

  1. 跨學門對話
  2. 文化研究與教學——分享與展望
  3. 網際網路的批判

 

被忽略的場域及研究方法及議題的開展

  • 原住民研究
  • 工人階級
  • 青少年文化:目前仍舊把青少年群體當作是問題來處理,研究也大都是輔導取向。
  • 新興宗教、社區營造、老人文化。
  • 尖端結構性現象缺乏研究:媒體新科技。

 

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歷史深度的淺薄,沒有歷史性的解釋,一切訴諸抽象的理論概念,最後是站不住腳的。

歷史研究的取向逐漸在國際文化研究形成未來研究方向的共識。

 

文化研究在台灣形成的初步歷史性解釋

  1.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台灣既有的文化論述傳統,與國際上文化研究興起的風潮接合。
  2. 跨學科「理論」論述的流行風潮,在思考及方法的層次上突破既有學門的切割。
  3. 80年代中期,台灣社會巨變,政治及社會運動是多元隙縫得以出現,當時風起雲湧的文化批判/評論。
  4. 隨著市場緊縮,政治權力改組完成,反對性社會運動能量的體制化,原來相對存在的基進縫隙逐漸消失,媒體相對保守化。學院慢慢成為這股力量的集散地,以文化研究的形式出現。

 

建制化的危機

  • 文化研究學會的成立,是防衛性的。
  • 美國的實踐在台灣被當成是準則和拷貝的對象。

 

文化研究作為一種國際性浪潮與運動的辯證

  • 各國相關期刊與書系的陸續出現。
  • 文化研究在各國發展的概況(p.18)。

 

文化研究學院化的走向,應該是意味著更為精準的、有批判距離的掌握社會脈動,能夠提出更為深刻的分析,才能逐漸累積、建立起批判思維的進步學術傳統。

 

文化研究在台灣的定位與未來

  1. 推動社會中明顯弱勢的次領域。
  2. 成為具有批判性的多元界面:建立起台灣文化研究知識社群的界面、不同學術領域之間互動的界面、學院與社會之間的界面、文化圈與社會運動圈的界面、在本土化風潮中,持續連結在地與國際的界面。
  3. 亞洲第一個成立的文化研究學會,推動台灣學術國際化。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