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by:Benedict Anderson

 

 

第十章        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

「殖民地官方民族主義的」直接系譜應該溯及到殖民政府的想像。

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三種發明於十九世紀中葉前,形態與功能卻在殖民地區進入機械再生產時代後也隨之變化的權利制度。三者一起形塑殖民政府想像其領地的方式---統治中的人類性質、領地的地理、殖民地政府的家世正當性。

選擇東南亞作為論述的焦點。

 

人口調查

n          社會學家Charles Hirschman研究海峽殖民地和馬來半島的英國殖民地人口調查專家、馬來西亞聯邦工作者們的精神面貌。

w       結論一:越到殖民後期,人口調查中所採取的分類方式明顯地以種族為重要的劃分方式,宗教認同範疇則漸漸消失(ex.印度教、回教的分類)

w       結論二:大的種族範疇(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其他」)在獨立後被保留下來,甚至被集中起來。

1911年,絕大多數被歸類到某個範疇的人根本不可能用標籤來認識自己,被殖民地政府的分類心智(classifying mind)所想像出來的「認同」,仍有待帝國的穿透來促成他們實體化。

人口調查的虛構性:人口統計專家少有容忍多重的、模糊的或變化的認同。一律整數沒有分數。

n          例子:

(一)菲律賓之名來自西班牙的菲立普二世( Filipe ),曾有可能落入荷or英手中。

傳教士或西班牙征服者來到島上,將所見的都套用母國的階級。→前殖民時期的階級結構其實是從西班牙商船上流傳中所創造出來的「人口調查」的想像。紀錄島上的「貴族」對其他島嶼貴族一無所知,若有所知也將其視為敵人或者潛在的奴隸。

(二)印尼爪哇的西瑞本指控西瑞本高官的謀殺事件紀錄中:西瑞本文紀錄只有名字,但荷蘭東印度公司增加紀錄其為中國人。

btw-西文中的SangleyChino

n          1870年人口調查的真正革新不是建構族群/種族分類,而是對此些分類做系統性的量化。小心地計算被它想像出來的對象。出現新的人口分布地形圖,並依此地圖組織新的教育、司法、公共衛生、警察局、移民管理的官僚機構。遂為殖民政先前的想像賦予真實的社會生活的內容。

n          宗教:政府企圖以地理/族群方式將宗教分派,但是是無法全盤控制。佛寺、清真寺、宗教學校與法庭在人口分布形態上是異常的現象,故此地被看為自由地帶,自然成為反殖民與民族主義者被出的堡壘。回教徒與回教世界的接觸、朝聖(特別是開羅新思潮) 影響後面的發展。

n          人口調查本是帝國主義為了方便統治的工具,但卻也默默地引導了殖民地民族主義的發展。進行中也建構了許多新的「民族」,另外他們在對於此一地區的稱呼也造就了此一地區「民族」的團結。

 

地圖

n          過去的民族疆界總是依照著心靈的疆界而行的;殖民後亞洲城市出現在歐洲地圖上,自從西方帝國主義者將麥卡托投影地圖帶進殖民地後,開始形塑東南亞人的想像,才產生因政治目的而誕生的政治/民族地圖。

n          1761年可精確計算經度的「海上計時器」被發明,地表如同人口調查專家把空間置於相同掌握監控中。

n          泰國歷史學家Thongchai Winichakul研究1850~1910年暹羅地圖出現的過程。早期泰國地圖 1宇宙圖 2戰略圖,兩種都是地方性的,皆無標示邊界。而後泰國雖然從未被殖民,但它的邊界卻仍由殖民力量所決定。

印刷-資本主義 1874第一本地理書出現,新的空間現實的概念對泰國產生立即影響。→1882年設立製圖學校等

n          地圖就是對現實的一個科學之抽象化,只不過代表已客觀存在於「那裡」的某些事物而已。但在上段歷史中此關係被逆轉過來,地圖先於空間事實而存在,地圖為了要代表的事物提供了模型。

n          地圖與人口調查的交會→為了政治目的,把人口調查想像出來的系列範疇填滿地圖。殖民者將自身與古代征服行為結合起來合理化。

n          地圖最後產生兩種化身:1歷史地圖2識別標誌地圖(成為反殖民主義的象徵)。這本是帝國主義統治的工具,後來卻成為民族主義者要求獨立的指南──他們依循著地圖所顯示的區域聯合獨立。

n          例子:地形極度碎裂的西新幾內亞與印尼關係。史事:……

地圖強化對另一塊地方的想像。兩地想像的差異來自於人口調查與地圖。

 

博物館

n          博物館具有深刻的政治性。

n          殖民地考古學家發堀古文明遺跡。例如:世界最大佛塔、吳哥窟。此現象發生因兩家東印度公司的商業殖民政權衰落,直接附於母國的真正現代殖民地的出現。博物館化的古蹟→說明了殖民者不相信本地古蹟有真的神聖性。

n          殖民地政府為了追求「東方主義式的時尚」,因此設立考古的相關機構,他們將發現的遺蹟標示在自己的政治地圖中,藉以彰顯殖民地政府的權威,但是這卻也間接引起了民族意識的成長。

n          3 reasons: 1 教育反對派的對抗之一(保守教育計畫) 2 重建古蹟:將古蹟建造者與本土人放在層級結構中。(ex.吳哥窟與柬埔寨人無關,緬甸-顯示現世衰敗的過程) 3殖民者創造統治正當性。古蹟博物館化,變成政權的標誌。(隨時間越久,統治的殖民人越多出生在殖民地,視其為家)

n          其進展方向:1複雜且龐大的考古學報告與照片,重建一個獨特的遺址過程。2提供大眾觀光用的古蹟們照片與書。印刷-資本主義大力幫忙。3褻瀆化過程→識別標誌化(ex.郵票、明信片、教科書)

n          國家機器象徵之一的無限可複製性,在其權力之下,將政權變成日常。(1930年大部分的東南亞地區殖民雇員90%為本地人)

小結:

1. 經由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說明了晚期殖民政府思考的統治方式,把想控制的事物系統化。

2. 殖民者常用大量書籍介紹考古發現,本來是炫耀殖民者的舉動,透過識別標誌透過其空洞性、缺乏脈絡、視覺上易記與無限的複製性,促使民族主義發生的一個重要環節,成為凝聚民族國家的重要圖騰。

3. 形塑出日後使「緬甸」與「緬甸人」,「印尼」與「印尼人」成為可能的基礎規則。

 

 

第十一章 記憶與遺忘

 

新空間與舊空間

n          殖民者為新佔領的土地命名為「新約克」、「新奧爾良」等祖國的地名,這本身有一繼承「後繼者」的關係存在。

n          新、舊兩個地名又往往同時存在,因而展現出它們彼此之間的共時性,彼此的共時性也促使它們的平行性。(ex. 南北美洲歐裔海外移民)

n          過去它們之間的緊密關係到現在則僅僅剩下彼此的競爭關係。新、舊空間的緊密結合也造成了新的共同體。

n          各民族向外的大量移民並不代表他們會懷著對故土的依戀而來,中國人、阿拉伯人便不曾像西方人一樣地發展出新廣州、新巴斯拉出來。

n          革命家企圖使新地區凌駕殖民國家的古老地區,因此產生了彼此的競爭性。

 

新時間與舊時間

n          平行存在的共同體,藉由小說/工業化/報紙,把跨海兩地做配對

n          1776年獨立宣言,1789法國革命,1811委內瑞拉獨立宣言。→獨立宣言的真理性質。

n          不論是新世界或是舊世界在民族主義的興盛之下同時產生了革命,美國的獨立、法國的大革命成為新、舊時間的區隔,美洲與歐洲紛紛建立了屬於他們的「民族觀」。「祕魯人」與「元年」(1792)標示了與現存世界一個深刻的斷裂

ex.「將來,原住民不再被稱為土著,他們是祕魯的子嗣與公民,他們將是祕魯人。」廢除古老的污名,開啟全新的紀元。

n          第二代民族主義運動(1815~1850)已不可能如第一代「最初的美好而輕率的狂喜」。

歐洲的民族主義之所以比美洲晚覺醒是因為他們對自身的認同還尚未普遍化所致。

n          美洲的民族主義在「本土主義」的自覺下驚醒過來,他們不是承繼過去的印第安文化,而著迷於「記憶」印地安人→為他們發言,因為他們已經被消弭了。

 

再次保證是手足相殘

n          民族主義的另一重要部分便是「必須已經遺忘」,仔細追究殖民地的民族運動便可以發現,每一次的民族運動便是一次兄弟鬩牆的內戰。

n          過去在拓殖時代的敵人,也因為為了達成獨立的目標,而必須遺忘過去彼此的裂痕,成為彼此的兄弟。ex. 法國聖巴托羅繆日、十三世紀南方的屠殺事件。

 

民族的傳記

n          傳記-敘事方式-象徵與說明的。

n          對自己嬰兒時期的認同來源。

n          民族沒有生日,若死亡也絕非自然因素。

n          尋找生日的唯一方法是用「溯時而上」來立傳,上溯至北京人…-考古燈所照到任何之處。

n          為民族的傳記賦予了結構的死亡,是特別的死亡。(ex.民族屠殺)

小結:認同民族本身缺乏明確的建立時間基點,而它也絕非有自然的死亡,因此民族並無法明確地撰寫出一篇詳細的譜系關係。總而言之,民族僅是一認同、遺忘與記憶的過程而已。

 

(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