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史


高雄城

1.        始築縣城

1721年台灣知府王珍橫徵暴歛,朱一貴[1]率領多人武裝起義(五月起義,七月被捕),攻陷台灣府治(台南普羅民遮城),舊曆6月清軍抵台鎮壓,1772年始於興隆庄(左營)築土城[2]

2.        縣城東遷

1786年莊大田攻陷興隆庄縣城,1788年事平,於下埤頭(鳳山市)建臨時縣城,遷居於新城;1838年於六門上增建城樓各一、6座砲台、濠塹與火藥庫;1847年定為縣城。1806年新城遭攻,原有意遷為舊城,故將舊城修為石城,卻因多項因素並未搬回。

3.        相關古蹟

(1)鳳山清代四大古寺-龍山寺(二級古蹟)、雙慈亭、開漳聖王廟、城隍廟

(2)鳳儀書院-台灣所存清代最完整書院(三級古蹟)

(3)曹公嗣-1860年紀念鳳山知縣曹謹建在鳳儀書院內,1900年兒玉源太郎遷至曹公路25

高雄港

18世紀末安平鹿耳門因港道日益狹窄,來台的船隻多轉往打狗港。

1855年,美商羅賓奈洋行開始在打狗建立貿易站。

1858年天津條約,迫使台灣開放通商1867年英國遷往原天利洋行於1865年完工位於船哨頭山上的洋樓(現打狗英國領事館,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洋樓)1869年英商張怡記在船哨頭建海關稅務司官設14間。從此打狗港進入國際貿易港口的領域,成為國際重要通商口岸。

◎由於打狗開港,1865529[3]英國長老教會派傳教士馬雅各醫生從廈門抵打狗港,原先欲轉往府城,後又被趕回打狗,最後在旗後山下設立醫院,以此為根據地。

◎米、糖為清代重要出口品,1868-1895年,糖的出口值占打狗港出口值的89%,主要出口對象為英、澳、美、加及南美洲,後因大量產糖國家競爭,打狗港出口的糖全數轉往日本。

1883年旗後燈塔建立,以利夜間船隻進出。

打狗港開放通商,導致打狗地區社會結構變動,發展三個街市:旗後街、苓雅寮、三塊厝街。

打狗港因清末內憂外患、資金匱乏、地方官未重視,建設無著落,設備落後無法提供有效率的航運,1885年打狗人口僅約1500-2000人,居民多半是漁民,洋人聚落在打鼓山下與旗後山下。

1895417,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899年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認為打狗港須築港。1904年因縱貫鐵路選定打狗站終點站,打狗車站需要借港內挖浚泥沙,同年11月開工到1907年竣工。所填築地區作為新濱町及濱線倉庫用地;填築岸邊工程擴大航行與停泊面積,開創打狗海陸聯絡及航運新紀元。

19091023台灣地名第一次大變動,全台分為12廳,台南廳13個支廳中,楠梓坑支廳的部份、打狗支廳全部、鳳山支廳部分構成今天高雄市範圍。

◎因打狗港貿易額幾乎呈現年年成長趨勢,超過淡水、安平港,總督府決心築港,於1908-1912進行第一期築港工程,吞吐量設為35萬噸。1912年吞吐量達到44萬噸超出原先標準,故於1913-1937又提出第二期築港工程。1937年日本發動中日戰爭,高雄港軍事運輸頻繁,為配合戰事,第三期計畫緊接進行。1941年美日爆發太平洋戰爭,築港工程停止。

1943-1945年美國飛機轟炸高雄港。

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1025國民政府接收台灣,121正式接收高雄港。港內沉船影響運作,打撈沉船成為整理高雄港第一要務,共費時三年多。

1949年眾利輪於10號碼頭爆炸造成碼頭全毀,後依靠美國援助,重新整建,1952年完成建設。

1958年辦理12項擴建工程,填築新生地544公頃1975年完成第二港口。1980年完成中島新商港區開發工程計劃。1984年完成過港隧道。

◎至2000年,高雄目前有5個貨櫃中心。

高雄市

◎日治時期,因應付新情勢,於1924年高雄街改為高雄市,含1411部落。同年1225廢郡役所和街役場,改名高雄市役所。

◎市中心從1924年的旗後町(旗津區天后宮一帶)逐漸轉移到1930年的湊町(鼓山區渡船場一帶)和新濱町(鼓山區濱海路一帶)1935年全市人口86千多,24%住在鹽埕町和北野町(五福四路、大勇路、愛河、鐵路圍繞起來地區),是當時人口最稠密地區。

1924年市役所設在湊町(現哈瑪星代天宮)[4]1939年移至榮町(現歷史博物館)1992年移至四維路現址。

1935年工業產值超越農業,是農漁畜產總值的3.78倍,由於日本內地軍需工業興隆,帶動台灣工業發展,高雄市成立多家工廠,工業都市於焉形成,而農業人口佔全市1/10。林野面積370甲餘,民有林只有77甲,其餘國有,多分布旗後半島和壽山。

1936年成為台灣中南部貨物集散中心。

1923年水產業以高雄市為中心範圍半徑60海浬;1929年擴大至700海浬;1931年再擴大至南海和蘇祿海;1933年到越南海域、西里伯斯、新幾內亞近海;1934到新加坡近海。

19389月成立淺野水泥台灣工廠,位於高雄市田町(鼓山二路),是台灣最早水泥工業。

◎高雄市最早的都市計劃是1908年築港開始時所公佈的市區計畫;1921年高雄川以東的前金和苓雅寮納入都市計劃範圍;1955年依據日本時代在1936年公佈的高雄市都市計劃,經內政部重新勘查核定,重新公告,是戰後民國時代第一次的高雄市都市計劃。

1953年台灣第一期經建計畫,高雄市列為工業經濟發展和建設的重心;1958年高雄港擬定12年擴建計畫,同時開闢高雄港臨海工業區(第一期1966年完成,含高雄加工出口區)1973年楠梓加工出口區開發完成;1975年高雄第二港口開闢完成。

1979年高雄改為院轄市,將小港納入轄區,並形成18個地區都市計劃。

200311日成立都市發展局。

◎高雄自1924年設市以來,本是市港合一,因二次大戰美國空襲,戰爭結束後港口受損嚴重,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將高雄港納入台灣省管理,以致市港分離。

◎「海洋首都」為1998年競選高雄市長的謝長廷提出的政見,自1999年起,「海洋首都」便成為高雄市的代名詞

高雄人

早期

◎約6000~5000年前,鳳山丘陵西緣的陵脈上居民,有可能是最早的高雄人。使用淺褐色尼質繩紋陶、磨製斧鋤形器。

4700~5200年前,小港區鳳鼻頭地方(靠近高雄縣林園鄉),使用繩紋陶罐、陶缽、捕魚石製網墬、捕獸石鏃。

4500~3500年前,小港糖廠附近平地,橙色夾砂繩紋陶、斧鋤形器、石刀、茅鋤形器、錘形器、砥石。

4500~2000年前,居住在地勢較高的鳳山水庫東南側、擋水堤東北側之狹長陵脈,使用橙色泥質繩紋陶、橙色夾板岩陶、磨製斧鋤形器、磨製石器、砥石。

4500~3000年前,壽山西北側、舊桃子園聚落北側之海邊,橙色夾砂陶、橙色泥質彩陶、灰黑色砂陶、灰黑泥質陶、斧鋤形器、石刀、磨製尖器、鹿角加工品。

2000~400年前,居住於鳳山水庫、覆鼎金丘陵、半屏山之山陵平原、小港大坪頂、後勁溪區流東側、壽山、平埔族馬卡道人。

◎史前文化遺址歸類

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鳳鼻頭(小港區)最底層

          中期牛稠仔文化-左營、桃子園(左營)、二橋(現小港區臨海二路東側)、佛公(前鎮區)

          晚期鳳鼻頭文化-桃子園、鳳鼻頭

金屬器時代鞍子類型:龍泉寺遺址

          蔦松文化蔦松類型:楠梓後勁遺址、覆鼎金遺址

          蔦松文化清水岩類型:覆鼎金、小港大坪頂、龍泉寺遺址

原住民移民

◎早期有原住民,荷蘭統治及漢族移民自17世紀以來的經營,原住民他遷。1924設市當初,並無原住民居住於市內。

◎原住民移入高雄市與高雄市總人口相較之下,所佔比例非常小,2004年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站高雄市人比例0.617%。但以高雄縣市地區來看,高雄地區原住民佔原住民總人口數2.07%,高雄地區原住民佔台灣所有原住民移出人口的10.65%,大高雄地區是原住民重要移入地。

◎由籍貫觀察,原住民移入高雄市前四名分別為台東縣、屏東縣、花蓮縣、高雄縣。

◎高雄市原住民人口2004年統計將近1萬人,其中一半分佈前鎮區和小港區,左營、楠梓兩區為次多地方。

閩南移民

◎佔高雄市移民最大人口。閩南後代在高雄組成13個同鄉會。

◎澎湖移民:依定居區域可分四個時期(1)日治初期-旗後、苓雅 (2)哈瑪星造港造市時期-哈瑪星、打鼓巖 (3)鹽埕地區造港造市時期-沙仔地等鹽埕新生地形成澎湖社 (4)戰後新興區、後驛、前鎮都市化時期-散居全高雄市。

◎台南移民代表人物:莊媽江(本市最早台籍西醫)、楊金虎(曾任高雄市議員)、吳耀庭(大統集團負責人)

客家移民

◎移民高雄市客家人以地區分為

(1)北客-來自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大多是日治初期移至三民區到大貝湖一帶;北部製樟腦失業工人經陳中和招募至高雄當佃農。

(2)中客-東勢客,日治中葉以經營交通運輸及木材業為主,多為第二代移民,大多為知識份子和中產階級,東勢為樟腦和木材集散地,沒落後人口轉往南部。

(3)南客-屏東六堆,日治中葉以後,尤其是戰後從事公職、碼頭工人為主,散居全市,多為第一代移民。南客佔高雄市客家人最多。

◎客家信仰-三山國王廟(鹽埕、左營、右昌各一)、義民廟(北部客家人信仰)

外省移民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人口成為高雄是外省人主要來源,多集中在左營眷村。

外籍移民

1999-2003年統計國籍以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的外籍人士居最多,其次才是日本和美國。

◎外籍合法居留人數中,外勞佔相當大的比例,2002年統計,外籍勞工佔全部就業外籍人士70%

初等教育

現在校名

創校年代

創校校名

日治時期曾經改名

旗津國小

1898(1897)

打狗公學校(打狗國語傳習所)

平和公學校

舊城國小

1900

舊城公學校

左營公學校

楠梓國小

1900

楠梓坑公學校

楠梓公學校

成功國小

1904

打狗公學校苓雅寮分教場

青葉公學校

鼓山國小

1907

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

湊尋常高等小學校

小港國小

1909

鳳山公學校港仔分教場

小港公學校

右昌國小

1918

舊城公學校右沖分校

右沖公學校

鳳林國小

1918

大林蒲公學校

 

內惟國小

1920

舊城公學校內惟分教室

清水公學校

太平國小

1920

小港公學校大坪頂分教場

太平公學校

中洲國小

1921

高雄第一公學校中州分校

中洲公學校

三民國小

1921

高雄第三公學校

旭公學校

前鎮國小

1921

高雄第二公學校前鎮分教室

青葉公學校前鎮分教場

鹽埕國小

1921

高雄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

堀江尋常高等小學校

海汕國小

1924

大林蒲公學校紅毛港分教場

紅毛港公學校

大同國小

1935

高雄第四公學校

東園公學校

前金國小

1937

大和尋常小學校

 

左營國小

1940

左營尋常小學校

 

河濱國小

1940

千歲公學校

 

鼓岩國小

1940

壽公學校

 

娛樂

◎「西子灣海水浴場」建於1916年,後又稱「壽海水浴場」,1928年大規模改建完工,壽山洞(現通往中山大學隧道口)也開通。

◎日治時期高雄出現五家電影院「高雄館」(本市第一座電影院1921完成)、「壽星座」、「金至鳥館」、「昭和館」、「興隆座」

參考資料

曾玉昆. (2004). 高雄市地名探源(增訂版). 高雄市: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楊玉姿. (2007). 高雄開發史 (再版 ed.). 高雄市: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葉振輝. (2003). 高雄市的歷史與文化-從打狗到高雄.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葉振輝. (2004). 高雄市社會發展史-移民篇 (初版 ed.). 高雄市: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魏聰洲總主筆. (2001). 看見老高雄.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1] 1713年渡台,居內門鄉,養鴨為業

[2]台灣首座土城

[3]此日被視為基督教在台灣傳教開始紀念日

[4] 1924之前,日治時期於現在臨海二路18號建築,曾作為打狗支廳、高雄郡役所、高雄州警察署之用,戰後改為私人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