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全球經濟文化的斷裂與差異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jey0420@... 15 years ago

 

課程:流行文化與設計  第五週 文化全球化

讀本:Arjun Appadurai, Modernity at large –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1.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全球文化經濟中的斷裂與差異

Translocal process & world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capitalism

跨地方性的過程及世界系統與資本主義的關聯

過去的文化交流時常是被限制的,因為地理及生態的因素,但有時是自發性的限制和他者的交流,如中國鎖國政策

commodities-由商人、旅行者及探險家來運輸交易

主要維持文化交流的兩個力量→Warfare ex. Islam & Religion of conversation;旅人、朝聖者與征戰者之間也存在著頻繁的長程文化交流

隨著1.1500年後,西方國家對海事擴張的興趣↑2.大型、侵略性的社會結構於美國、歐亞大陸、南亞發展,於非歐洲國家累積財富、貿易、征戰及移民

歐洲殖民世界,奠定了Peoplehood & Selfhood之間的交流:創造了民族主義遍布世界的想像社群

Benedict Anderson:“Print Capitalism1.mass literacy 2.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projects of ethnic affinity人種傾向的大規模生產計畫(以同種族為對象)→免除人與團體之間面對面的必要

科技爆炸-特別顯現在交通運輸與資訊的範圍-加上印刷術統治的世界,文化交通的形式隨即而生:如汽艇、汽車、飛機、電影等出現

Marshall McLuhan提出“Global Village”→media創造了一個no sense of place的錯覺

人對於現今居住的世界似乎是-多源及精神分裂的,可稱做無根理論、異化、個人與團體之間的心理距離;電子操控的狂想(夢靨)

Pico Iyer的亞洲之旅-1.世界的麥當勞化2.本土居民對於人與事物的全球流通感到渴望及恐懼 ex.菲律賓人對美國音樂的狂熱,Americanization菲律賓的美國化,跟做為指標的世界並未同步進行

Fredric Jameson-“nostalgia for the present”對現在的懷舊:菲律賓人回望其從未失去的世界-是對於世界文化流通政策的主要諷刺,特別是娛樂及休閒的場所;美國的懷舊以菲律賓人的渴望為食物→再現作為超能力的複製

電影工業的發達,將懷舊轉變為文化景像的倉庫、暫時的角色分派→電影可以被製造、場景辦演以及拯救人質

世界是迪士尼樂園-符號的世界Jean BaudrillardJean Francois Lyotard  p.31

現今世界已不再由美國主導,而是以社會生活對新角色的想像為特徵→必須要結合想像的舊觀點,特別是機械生產的圖像mechanically produced images(法蘭克福學派)、想像群體imaged community的概念(Anderson)以及法國想像力imaginary的觀點,做為建立整體景觀

Image, imagined, imaginary指示在全球文化過程中的批判與嶄新→the imagination as a social practice(想像力作為一種社會實踐);不再是狂想、逃避、菁英過往、沉思等,而是將想像力視為一個有組織的社會實踐領域、一種工作的形式、一種流通於經紀位置(個人)及廣泛定義為可能性的領域之間的管道

想像力成為所有中介的形式,也是社會真實與新世界秩序的主要元素

Homogenization and Heterogenization 同質性與異質性

今天全球交流的主要問題在於-文化同質性與文化異質性之間的緊張關係

同質化:美國化與商品化的爭辯;從不同首都來的強制力量,進入新的社會(被殖民地)並企圖變成本土固有的indigenized方式運作→如音樂及建築風格、科學和恐怖主義

Indigenization(本地化)的力量: Irian Jaya印尼化、韓國日本化、斯里蘭卡印度化、Cambodian柬埔寨越南化→小規模政體,對被大規模政體文化吸收的恐懼總是存在,尤其在鄰近地區

※一個想像的群體=另一個政治的囚犯

對現今世界經濟的複雜性,需要從經濟、文化及政策上做主要的區分

Arjun Appadurai提出觀看全球文化流通的五個特徵:

1.ethnoscapes人種景觀→在我們所居住的地方組成移動世界的人景觀,如遊客、移民、難民、流放者、雇工和其他流動的群體及個人,他們成為世界的本質特徵並在國家或國家之間發揮著前所未有的影響力

2.technoscapes科技景觀→指的是全球性的科技結構也曾是流動的,機械與資訊科技正以高速橫跨以前不能透過的疆界,許多國家都成為跨國企業的基地→提供了新科技結構的不同元素。貢獻在於資金流通、政策的可能性及高科技或低技術人才的流用 ex.印度工程師至美國工作

3.financescapes金融景觀→全球資本的配置現在更為神祕、迅速、很難去跟隨的景觀;如同現在的市場、國際債卷交換及商品投資透過國際的專門,以盲目的速度進行,並連帶著大量並不容置疑對利潤與時機差異的暗示

4. mediascapes媒體景觀→意指電子功能對生產及散播資訊的分配(報紙、雜誌、電視等),透過世界獲得私人與公共利益的大量增值,媒體也創造了世界的想像。遍佈世界的觀者提供了大量且複雜的影像、敘述及人類景觀等作品,混合了商品世界與新聞世界與政策

5.ideoscapes意識形態景觀→也是想像的連續,通常被用在政策面及國家的意識形態上,反意識型態運動明白地以佔領國家或部分的力量。組成啟蒙世界觀要素,包含了一連串的概念、詞彙及意象,有freedom, welfare, sovereignty, representation,以及最主要的democracy(民主)

Scape意指這些景觀是流動的、不規則的,形成國際資本如同形塑國際服飾風格一般

Imaginary world:複合世界,是遍布世界的人以及群體歷史處境的想像所建立的;卻可能被政府理智與開創心態爭奪甚至推翻

上述的幾個關鍵字,都制約著世界不同地區菁英與跟隨者之間的交流,涵蓋的問題包含了語意學與語用學的本質:

1.語意學:這些關鍵字,在其從一個語境到另一個語境的全球運動中,必須小心謹慎的翻譯

2.語用學:使用這些字詞的政治表演家及其觀眾可能要受限語言制約不同組合,藉由政治家的轉譯進入了公共政治

溝通類型的不同形式:語用形式的慣例統治不同脈絡的整體閱讀:印度觀眾對政治演說的共鳴,會依據北印度電影中關鍵字和時期的聯想

全球文化流動的速度、規模、數量如此的巨大,使得斷裂與成為全球文化政策的主要特徵,如日本大量出口少量進口,卻對移民問題極端封閉;外籍勞工與母國的關聯,高科技勞工皆希望能在新國家定居

p.37

非領土化:去畛域化

1.是現代世界使勞工人口進入富有社會中下階級和底層空間的主要力量,對於母國會產生強烈的批評及依附意識:如印度的外國勞工為國內與印度之外的國家轉取暴利,並建立了複雜的經濟網絡與宗教認同

2.產生了電影公司、藝術經理及旅遊經紀的新市場,利用非領土話的人口對其母國的聯繫獲利

3.人為發明的母國,對非領土化的群體提供新的藝術型態材料,而導致族群的衝突:加拿大與美國

4.在貨幣、商品及人員上展開了互相追逐,現代世界的媒體景觀與意識型態景觀發現它們斷裂與破碎的對應物,如在孟買當舞者的女人、日德至泰國的性旅遊與曼谷的性交易→亞洲及世界的性別政治

非領土化的政治及社會學的錯置:導致了民族國家的角色→國家與民族之間的鬥爭

全球文化政治的新特徵:

1.     試著啃食對方

2.     Nationhood擴大

跨國尚武藝術的運動,由好萊塢及香港電影工業所發起的,充分展現了打鬥藝術傳統,經過處理過後以符合現今的年輕人,並創造了男性暴力的文化,也刺激了國家政治和國際政治中的暴力關係

民族政治中的原質,如膚色、語言、鄰近關係與親緣,都已進入了全球化的程序;將親密關係變成政治情緒,如人為發明的傳統及連結影像

生產拜物教:當代跨國生產基地製造的一種幻覺,用當地(工人)控制、國家生產力及領土主權的陳腔濫調,來掩蓋了跨域資本、跨國資金流通、全球化經營及外籍勞工等問題

消費者拜物教:消費者通過商品流通(廣告)變成一種符號,及Baudrillard所提出的仿真現象,即為逐漸接近真實社會主體的形式,又掩蓋了主體建構的真實所在,建構生產的不是消費者而是生產者及生產的各種力量

文化的全球化不等於同質化,同質化只是全球化的其中一種手段

全球文化的特徵:同一性及差異性都想吃掉對方,如暴亂、難民潮、國家實施的刑罰、種族屠殺等,以宣稱其戰無不勝的普遍性及彈性-孿生的啟蒙思想

The Work of Reproduction in an Age of Mechanical Art機械藝術時代的複製作品

再生產的問題(文化傳承):主要發生在小群體中→以家庭為例,是人社會化的所在,當他們尋求再生產其本身時如何處理新世界關係?→文化發生迅速變化時,如何適應社會上存在的文化類型

*代代相傳的知識穩定性已不存在,如子輩將長輩拋在後面、孩子從世界的遠方返鄉

家庭穩定性↓,家庭卻變為一種再現的政治手段來取得鄰居與同等地位的正常眼光

世界的起點與終點都是文化流通:文化成為一個自覺選擇、合理論證及表象的領域,

適用於多元化及喪失空間的觀眾(非領土化)

文化再生產的脆弱性和大眾媒體在當今世界有一種關鍵性的連結:性別政治與暴力政治→B級電影充斥著性別暴力,美化家庭與街道暴力

Shape and Process in Global Cultural Formations全球文化構造的形成與過程

3.Global Ethnoscapes: 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世界的人種景觀:跨國人類學的標記及資料庫

20世紀人類學會遭遇的殘酷事實:變動的社會、領土及群體認同的文化複製(再生產),如族群遷徙、新地區的新群聚、重建他們的歷史以及重塑其種族計畫

Alternative Modernities and Ethnographic Cosmopolitanism變動的現代性與人種誌世界性

西方經驗的強權與從其衍生的典範,皆影響了世界主義;尤其在空間、穩定性與文化再生產之間的連結→非領土化:不僅表現在跨國合作、金錢市場,連人種群體、宗派運動、政治結構都有其範例:1.電影業的成功,在於連結了新在地人口與其母國,但只有存在於非領土化族群的想像當中,為新的人種衝突提供了新的燃料;2.金錢經紀人為尋找最好的投資市場而破除了國家疆界,如洛杉磯人擔心日本人買他們的土地、孟買擔心阿拉伯人影響芒果的價格,甚至還影響了旅館及餐廳在當地人民心中的形象;3.疾病(AIDS)

Cultural Studies in a Global Terrain 世界領域的文化研究

防止文化研究的壟斷:1.學術上-文化是一個清楚的研究主題、瞭然於內;2.人類學-文化是人類維持的一種類型;4.社會學,馬克思認同感及齊梅爾的概念不斷地在19世紀德國新康德及社會學做為社會科學學門之間斡旋;5.文化是社會學的副領域;6.對於文化的生產與貢獻,美國社會學協會使文化社會學成為獨立學門

後結構主義(傅柯、Bourdieu):語言做為自我醒覺的方法及典範

文化研究的主軸:the word(包含各種文本表述的形式)the world(可解釋文化複製的全球化關係中的生產意義與生活世界組織化)

Imagination and Ethnograph 想像與人種誌

Mass media:電影、電視及錄影技術於全球文化秩序中創造了主要的轉移→狂想=社會實踐

人種誌省略了小說生活與生活小說化之間的差別;必須發現新的方法來再現想像與社會生活之間的差異

Natives的轉變:以印度的Meenaski為例,不僅吸引世界各地的人至印度朝聖,也出現在其他的地區

產生的運動跨國化及精神耗損來自於科技迷思中對表演性的些微差異:以Olympic Game為例,對全球化的觀眾表現其國家與文化的軌道

非全球領域的非領土化:印度Mira NairIndian Cabaret,描述在孟買夜總會跳舞的舞者→身體的轉換及非領土化工作者的生意規則

Conclusion: Invitation and Exhortation 結論

世界的世界主義顯現:複雜地方性的歷史,及複雜歷史中跨地方性的對話;將現今作為一個歷史的時刻並使用我們的對它的理解來闡明歷史問題的結構

在歷史與人種學之間的關係,仔細思考建立當代系譜的意義:世界主義對現今世界以及複雜的、跨國性的文化流通的特徵描述

當今世界主義:結合多元媒體經驗及經驗的多元形式,如餐廳、電影、旅遊等

人類學:將生活經驗擴展至更寬廣、跨學門的全球文化過程之研究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