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為藝術檔案


研究方法文獻回顧…10/26 鴨鴨

台灣當代行為藝術別於早期performing art,如:行動、事件、偶發、身體追求的隨機迸發與沒有情節的展演,也別於1970年後的行為藝術,如謝德慶有計畫性、藝術整體性、結構性、儀式性的敘事,台灣當代的行為藝術形式上與文化、社會行動相似,有完整的計畫/行動、民眾參與、媒體與時代/全球化議題,值得關切與研究。[從社會角度來看,藝術作為社會定義下的產物,其深沉的批判性格,就來自於「無用性」與「解放性」。雖然行為藝術乍看之下沒有實際用處,卻也可從中嗅出強烈的實驗性與開創性,尤其是體現台灣某些荒謬情境與社會發展的變遷,也許可作為當下社會自我觀照的途徑之一。](姚瑞中, 2005) 《台灣行為藝術檔案》針對台灣1978-2004的行為藝術家進行取樣 ,採年代分期,探討特定社會時空背景下的行為,並在正文後刊錄二十七年來與台灣行為藝術有關的期刊文章與初步整理2002年以後定期舉辦的台灣國際行為藝術節概況,就史料、採訪與簡評作一概觀,為基礎建置工作,對日後相關研究有所幫助。然而行為藝術中的民眾參與、對話性創作與社會介入層次等範疇尚未有藝術理論架構的探究,研究者將承接此方向進行研究發展。

參考書目:

姚瑞中. (2005). 台灣行為藝術檔案: 臺北市 : 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