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第七週 再現與表意實踐:他者的景觀


文化研究  第七週 再現與表意實踐:他者的景觀                                               導讀:張凱惠

 

1引言

l   「差異」是表徵問題中令人感興趣、有爭議的領域?當今大眾文化中被用於描繪「差異」的典型型態和表徵實踐是什麼,這些流行的形象和定型源於何處?討論有關表徵的一些問題,要特別關注稱為「定型化」的表徵實踐。

l   各種「他者文化」是如何通過「西方」的人種學博物館展覽中的各種話語和實踐獲得意義的,他者文化如何通過各種話語的展覽被用於產生意義(詩學)和這些實踐如何被打上各種權力關係的標記(政治學)這兩方面。

l   本章種族和民族的差異佔有突出的位置,有關種族差異的討論同樣可用許多其他方面差異的例子;本章焦點是大眾文化和群眾媒介中展示的種種形象;且深入討論有關所謂「定型化」的表徵實踐的各種理論。

l   圍繞「差異」和「他性」而展開的表徵的全部真是變化了,還是早期的那些跡象都被原封不動的保留到今天?

l   文化循環中第一個「要素」的探討,是加深對表徵是什麼以及它如何運作的理解。表徵是件複雜的事,在處理「差異」時,它佔有各種感情、態度及情緒,在更深的層次上調動觀者心中的害怕和焦慮,我們已簡單通常意義上的方式能夠更加以解釋的東西是達不到這樣的層次的,這就是我們需要理論的原因,加深我們的分析。

 

 

1-1英雄還是惡棍?

l   運動員的種族身分全都來自於一個特定的種族群體,因「種族」和膚色受到歧視的一族;藥物運動會/報導表示,所有運動員(白人或黑人)都可能是「英雄」和「惡棍」。

l   關於照片中「種族」和「他性」的表徵運作方式,第一,如果回想第一章和第三章會記起巴爾特論「神話」的觀念的著作,這也在「神話」層次上起作用,還有一個次要的「種族」和「差異」的主題,正如各種視覺形象通常是那樣,意義確非常模擬兩可,它可具有不只一個意義,許多意義是內在潛在的意義,「漂浮著」它無法固定下來。但試圖「固定」它是一次表徵實踐的任務,這實踐介入形象多種潛在意義並試圖選中其中的的一種。

l   本形象眾多意義中的哪一種是刊物優先選中的?優先的意義是「英雄性」和「邪惡性」兩者,在英雄性勝利的剎那間,存在著邪惡和道德失敗。照片的意義並不孤立的存在於形象中,而是存在於形象與文本的結合中。書寫語言和相片話語被要求產生和「固定」意義。

l   這一形象顯示事件(直接意指),承接有關「種族」、膚色和「他性」的「信息」和意義(含蓄意指),在「差異」與「他性」如何在任一時刻和一特定文化中得到表徵這種較一般的水平上,我們看到各種相似的表徵實踐和形象被重複,儘管在表徵的文本和場所方面它們各不相同。差異意指著它「說著話」,其意義在別的形象的語境中被「解讀」從而發生了變化。我們可將「差異」經由它而在任何一個歷史時刻得到表徵的形象及視覺效果的綜合當做一種表象的體系來描寫。而形象為了獲得其意義只能在文本間性中依賴於對一系列其他相似形象的「解讀」。每一個形象還是依照更廣泛的文化歸屬性和差異的議題被「閱讀」的。

l   我們已經將另一個方面引進了對「差異」的表徵,把性與性別的內容加入「種族」、種族和膚色中。體育是黑人取得傑出成就的少數幾個領域之一,與體育有關的黑人形象,應強調其肉體,這是運動技巧和成就的工具,而又能使那些形象不帶有與性別和性有關的「信息」,這是困難的。

l   在表徵中,一種差異似乎吸引著其他差異,合起來就構成一個他者的「景觀」。

l   有關黑人運動員在新聞中報導的各種照片,當他們在上下文中互相對立和互相聯繫被閱讀時,它們的意義增加了,它們累積各種意義,或通過一系列文本和媒介在它們的各種意義之間互相挑逗以獲取新的意義。

l   為何差異的一個方面即「種族」,會與其他方面如性、性別和階級相交差?對「差異」表徵如何與權力問題相連係?

 

 

1-2「差異」為什麼重要?(p236

l   「差異」問題近幾十年已經居文化研究的前延位置,而且以不同方式被不同學科所談論。

1.       第一種描述來自語言學:差異重要是因為它是意義的根本,意義是關係的產物,正是白與黑之間的「差異」在指出意義,意義依賴於對立者的差異,從各自限度內捕捉世界的差別上有很大的價值,它們也還是頗為粗漏和簡化的確立意義的方法。各種二元對立容易被指責是簡化論的和過於單純的,二元中的一級通常處於支配地位,把另一級納入自己操作領域中的一級。

2.       第二種解釋也來自語言理論:需要「差異」是通過「他者」對話才能建立意義,意義不屬於任何單個說話者,它在不同說話者之間的給予和獲得中產生出來,用它表達自己的語意傾向時,它才成為「某個人自己的」。詞來自人們必須從中獲取詞語並使之變成他們自己的之處。進入意義的爭奪打破單一的意義聯想並賦予各種詞語以新的變化,意義通過對話建立起來,意義是在對話中通過參與者之間的「差異」標示出來,他者是意義的根本。

3.       第三者是人類學的:文化取決給予事物意義,通過在一個分類系統中給事物指派不同的位置而做到的,對差異的標誌就是被稱為文化的符號秩序的根據。二元對立組對所有的分類重要,因為為了區分事物,人們必須在它們之間確定一種清楚的區別。真正攪亂文化秩序的是在事物出現於錯誤的類數或不能適合任何類屬時,模擬兩可在兩者之間沒有確定性的地帶,是「不在其位的事物」。符號邊界對於所有文化就是關鍵性的,標出差異使我們從符號上關閉各種序列,支撐文化並驅逐任何被認定為不純粹不正常的事物,矛盾的是它致使「差異」顯得強大,具有吸引力,恰恰是由於它被禁止是對文化秩序的威脅。

4.       第四種是精神分析學的:它與我們心理生活中「差異」的作用有關,他者是根本性的,無論對自我的營造,對作為主體的我們。對性身分的認同都是如此。(P239)有關差異在兒童年幼時就開始被設定的運作模式備受責難。

l   以上四點它們分別設別不同分析的層次,但在此階段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從許多不同方向提出的,並在許多不同學科包含的這一「差異」和「他性」問題,開始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二,「差異」是自相矛盾的,它可以既消極又積極,它可以既為意義的生產和語言與文化的行程有所必須,又為各種社會身分和作為性的主體的自我主觀感覺時所必須,它是被分割的餽贈。

 

 

2使「他者」種族化

l   西方與「黑人」的相遇,有三個重要的契機

1.       16th販奴者與西方個王國之間的交往,提供了黑奴來源3th之久。

2.       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化及歐洲列強爭奪,「帝國主義」高度發展時期,爭奪牽涉殖民領地、市場和原物料的控制。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第三世界向歐洲和北美移民。

 

 

2-1商品種族主義:帝國與國內世界

l   啟蒙運動把社會按進化程度從「蒙昧狀態」到「文明狀態」加以排列,認為非洲是「大自然中每一個怪異事物的來源」,對非洲的探險和殖民導致大眾表象的大爆發。

l   19th最後幾十年在英國通過商品廣告而廣為流行的帝國形象和主題;廣告是帝國主義計畫以大眾媒介表現自己的視覺形象,建造帝國與國內想像內之間聯繫的手段。通過廣告的種族化(商品種族主義),中產階級的家裡變成展示帝國景觀和重新認識種族的空間,成了展示維多利亞時期對家庭生活的崇尚和對性別重新認識的場所。大眾商品通過廣告進入工人階級的世界,廣告把事物翻譯成展示各種符號和象徵體的視幻象。

l   商品(以及英國內的形象)湧向各殖民地,各種原物料(即行進中的「傳播文明的使者的形象」)被帶回國內。殖民地征服的各種形象被貼在肥皂盒、香煙盒、鎮紙器….餅乾桶、威士忌酒瓶…..在此之前,還沒有哪種先前存在的有組織的種族主義的形式能夠如此巨大和不同的一群民眾。

 

 

2-2同時,對種植國的怨恨….

l   人們認為,在美國,完全成熟的種族化意識型態並未出現於奴隸主(極其在歐洲的支持者)中間,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th奴隸制遭告廢奴主義者的挑戰為止。

l   被注重強調視不利黑人的歷史情況,這建立於假定黑人在非洲不能發展出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實際的或想像的生理學和解剖學差異,尤其是頭蓋骨的特徵和面部特點,這些被解釋為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卑劣。最後出現白人對人種混雜感到害怕的呼聲,親奴制的理論家聲稱,廢奴制度會導致近親通婚和種族退化,奴隸制擁護者發現自己身處與廢奴主義者的宣傳戰中,這些觀點被集中並組織一個強硬的辯論形式迅速程度令人害怕。

l   這一種族化是由二元對立建造起來,存在「文明」(白人)與「野蠻」(黑人)之間強大的對立。最後存在著種族「純粹性」和「污染」(內部通婚、種族雜居和亂交而生)兩極間的對立。

l   根據「多元創生」(多元創造論),黑人/白人是在不同的時間被創造的,種族理論把文化/自然的區分有區別的應用於兩個種族化群體,對白人而言,文化與自然是相對立的;而對於黑人,人們假定文化與自然是相應的。白人發展文化以馴化和戰性自然,對於黑人,文化和自然是可以互換的。

l   由於劣等種族的地位和狀況日益被認為是固定的,所以社會文化的各種差異也開始被取瘸於遺傳的特徵。身體成為圖騰物,而它真正可見性仇了自然和文化的明白無誤的結合點。格林解釋了種族化的身體及其意義之所以能在大眾對差異和「他性」的各種表象引起如此強烈「共鳴」原因,也突出對視覺化與與(種族化)知識的生產之間的聯繫。

 

 

2-3意指種族「差異」

l   奴隸時期種族「差異」的大眾表象圍繞兩個主題,第一是黑人的依附地位及「天生的」懶惰,第二是他們天生的「原始性」、無知和缺少文化,這使的他們生來就不能受到文明化的改良。這種種族化表徵方式的典型作法,是把各種黑人文化還原為本性,或使「差異」自然化,自然化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如果白人和黑人之間的差異是「文化方面的」,那它們都得向更改和變化開放;但如果它們是「自然原有的」,那麼奴隸擁有者所認為的那樣,他們就遠離歷史,是永恆和固定的。「自然化」因而就是一種表徵策略,用來固定「差異」並因而永遠保住它。

l   關於黑人,「原始風格」(文化)和「黑人性」(自然本質)變得可互換起來,這便是他們「真實的本領」,並且他們無法擺脫它。就像如此經常發生關於婦女的表象中那樣,他們的生物學特徵就是他們的命運。他們還被歸為他們的本質,奴隸只有奴性。簡言之,這就是「定型」。它本黑人減換成少數簡單的濃縮和本質化面目的特徵。

 

 

3上演種族「差異」:「而且餘音裊裊

l   這些種族定型化的表現稱為「表徵的種族化體系」,一直延續到20th晚期。19th前幾十年,反奴隸制運動(它導致英國1834年廢除奴隸制)確實對黑人/白人關係的可替換的意象做了初步的傳播,而這被美國廢奴主義者採納並導致內戰。與種族化差異的表象相反,廢奴主義者強調的不是差別而是普遍性。內戰以後,一些比較明顯的社會和經濟剝削的形式,與種質團奴隸制度聯繫在一起的肉體和精神上的貶損,被一種不同的種族制度所取代。(p253

l   在美國電影主流中,黑人經驗被表徵的方法還有許多變化和轉折。但出自「奴隸時代」的定型化人物從未消失,直到1950年代,電影才開始謹慎把「種族」的主題作為問題提出來,多以白人自由主義者的觀點提出(p255)。西尼‧譜瓦捷一位天才的黑人演員,他的各個角色把他塑造成一個「取消種族隔離時代的英雄」。

 

 

3-1神怪的身體

l   保羅‧羅勃訓是黑人明星,被認為「他的形象強調他的黑人特徵」(p256),他的形象非常緊密聯繫關於種族特徵、黑人本性和黑人精髓等觀念。羅勃訓在舞台、戲院和銀屏上的各種表演,獲得黑人和白人觀眾不同的「讀解」。羅勃訓自己談到:白人男性製造理智之神並崇拜思想的上帝,而黑人則去感覺而不是思想,直接經歷各種情感而不是靠迂迴曲折的抽象概念來解釋它們,並根據直覺理解外部世界。

l   1980年代和1990年大出現第二場革命更加模擬兩可,追而來是民權運動「種族融合」夢想的破滅,黑人貧民窟的擴大,黑人「下層階級」與其特有的貧困、疾病、犯罪共同增長,某些黑人社區充滿槍枝、毒品和內部暴力的文化墮落。「黑人分離主義」所起的作用最明顯不過表現在黑人音樂對流行音樂及隸屬音樂的「街頭式」視覺場景的巨大衝擊上。對黑人文化個性堅定的自我信念,以及「尊重」的要求,這些展改變了主要的表徵實踐,部分原因是因為表徵自身的問題已經成了爭奪和鬥爭的關鍵場所。

 

 

4作為一種意指實踐的定型化

l   定型化把人簡化為少量的、簡單的、基本的特性,這些特徵被表徵為似乎是由大自然決定的。在此我們考察四個更深入的方面(a)「他性」和排他性的構成;(b)定型化和權力;(c)幻象的作用;(d)戀物崇拜。

l   定型化對於種族差異的表徵是關鍵性的,根據其「類型」理解其「特殊性」。「內行化」是意義生產的根本。我們總是根據某些較寬販的範疇「賦予」事物以意義,我們根據階層、性別、年齡組、國籍、「種族」、所操的語言、性取向等等,把她/她歸內為不同群體的成員。

l   1.「類型」和「定型」的區別在哪?各種定型抓住少數「簡單的、生動的、記得住的、易於不或和廣為認可的」有關個人的特性,把有關人的每樣東西都簡約為那些特徵,誇大和簡化它們,並固定它們使之永遠不在變化或發展。定型化對「差異」加以簡化提煉並使「差異」本質化和固定化。

2.定型化有效應用「分裂」的策略。排斥或驅逐任何不適合它的、不同的東西,所以定型化的另一個特徵是它「封閉」的和排它的實踐。定型比社會更為僵硬。如果文化的「純粹性」要得到保存,它就必須被從符號上加以排斥。3.定型化傾向權力明顯不平衡處出現。權力通常被用來對付次等和被排斥的群體;種族中心主義「把一個人自己的文化標準應用於他人」,定型化就是傅柯所謂的一種「權力/知識」遊戲。根據某標準區分人群並把被排斥者作為「他者」構造出來,他們建立自己的霸權形成整個世界,霸權是一種權力的形式,基於某種集團同時在許多活動領域都佔有領導的地位,以致它的支配權擁有廣泛的贊同力量並看起來是自然和不可避免的。

 

 

4-1表徵、差異和權力

l   權力在此不僅必須根據經濟利用和物質壓迫來加以理解,也應根據更廣泛不僅必須根據經濟利用和物質壓迫來加以理解,也應根據更廣泛的文化或符號,包括以特定方式在特定的「表徵體系」內表徵某人某事的權力,來加以理解。

l   薩依得的「東方主義」,藉由它歐洲文化才能在啟蒙時代從政治上、社會學上、軍事上、意識型態上、科學上和想像力上處置,甚至生產「東方」。通過不同表徵實踐(學術展覽文學繪畫等),生產出一種有關他者(東方主義)的種族化知識的形式,它深深的捲入權力(帝國主義)的運作。

l   權力總是在不平等關係中運動,葛蘭西強調「在各個階級間」運作,傅柯拒絕承認任何主體或主體集團是權力的來源。權力捲入經濟壓迫和物質限制,捲入知識、表徵、觀念文化、領導和權威。在東方主義或殖民主義的話語內,主體化過程作為被支配的主以的一種安置,可以使之被者免於在此過程中同樣也是策略的被安置。權力不只強制和阻止:它也是生產性的,它生產新的話與、新的知識類型(東方主義)。不同的地位都被捲入權力的循環中。

 

 

4-2權力與幻象

l   黑人男性在一種種族化的表徵體系內被表徵的方法,黑人男性的表象是「在奴隸制、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歷史中製造出來的,並貫穿歷史」。

l   對黑人的差異,這種「幼兒化」對男子和女子雙方都是常用的一種表徵設略。黑人陰莖碩大最初幻象反應對一種威脅的害怕,這種威脅不僅是針對白人婦女的,而且是針對文明本身的,因為對人種混雜、優生計畫的失敗以及種族退化的擔憂,通過白人男性的種族侵犯儀式表現出來。問題是黑人陷入定見的二元結構的圈套,他們被迫在兩者間不停的穿梭往返,有時被同時表徵為它們二者。這樣黑人既是「孩子般的」又是性慾「過度的」。

l   另一半深層意義,是處在沒有說出,但被幻想,被暗含卻不能被顯示的東西中。定型化是循環的:它既暗含那些「被它主宰」的人,也暗含了權力的「主體」。

 

 

4-3戀物崇拜與否認(p267,巴爾特曼,霍臀嘟人的特性)

l   第一點:對差異的著迷(入神):調若有關「女人」形狀的西方式分類系統之外,她不得不被解釋為「他者」。

第二點:她的自然特點的簡化,這種簡化的能指就是她的身體,她的身體被「閱讀」。它提供了她絕對的「他性」,

並因而提供「種族」間不可更改的一種差異。

l   她通過一系列極端二元對立,成為「被認識」被表徵、和被觀察的。她經歷一種從符號被拆解和分裂的過程,巴爾特曼並沒有作為「一個人」而存在,她被「物化」,變成一個物體。

l   戀物崇拜把我們帶入幻象在其中介入表徵過程的領域;表徵過程中所展示的或所看見的,只能根據看不見、不得展示的東西加以理解。戀物崇拜包含用「物體」替換某些危險和強而有力但卻是禁忌的力量的過程,精神分析學說中,「戀物崇拜」被描繪成「不在場的」男性生殖器的替代品,當性衝動被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替代物品就變得很色情,戀物崇拜在表徵過程中借用了這些意義,它也包含了置換。戀物崇拜包含了否認,否認是一種策略,一種強烈的愛好和慾望記得到縱容又同時被否認。戀物崇拜因而就是一種左右逢源的策略,它使一種雙重的關注-看與不看,得以維持,因為它奇異、「有差別」、充滿異域色彩。而戀物崇拜准許一種非常的視淫存在,觀望經常受一種得不到承認的愉悅和慾望的驅使,它們既難以啟齒,也不能實現。

 

 

5爭奪種族化了的表徵體系

l   一種支配性的表徵體系會被挑戰、爭奪或改變嗎?

l   意義絕不能被最終確定,如果意義可以被表象確定,那麼就不存在改變,並因而不存在逆向的策略或干預。各種詞語和形象都帶有含蓄意指,沒有人能完全駕馭它們,而且這些含蓄和深層的意義到達了表層,使各種不同意義得到建構,不同事物得到展示和言說。因為他們有力推動所謂移碼實踐:取出一個現存意義把他重新用於各種新的意義。

 

 

5-1顛倒各種定見

l   對差異有一種更積極的態度並出現對表象的爭奪。

l   P273 黑人的電影

l   這些影片對黑人觀眾是特別的感染力,很多的復仇電影,觀眾們對黑人主公們戰勝「白人佬」感到愜意。

l   這些影片實施逆向策略,把流行的對各種定型的評價顛倒過來。黑人觀眾喜愛它們是因為他們把黑人演員選為「壞的」角色,又選為有吸引力的角色和「主角」;白人觀眾對它們有好感是因為它們包含流行定影類別的所有要素。

 

 

5-2階級和消極的形象

l   第二種爭奪階級化表象體系的策略是試圖用一系列「階級的」黑人、黑人生活和文化的形象來取代「消極的」、繼續統治大眾表徵領域的形象。它顛倒了二元對立,給次要用語優先權,有時以積極的方法解讀消極詞語:「黑的是美的」,它及大的擴展種族表象的範圍和「成為黑人」的意味複雜性,因而對早先各種定店的簡化提出挑戰。

l   積極/消極策略所來的問題是,把階級的形象家於支配性表徵體系的大部分是消極的表留劇目中,這增加「黑人身分」方式的多樣性,但並不必然取代消極的形象。

 

 

5-2以表徵的角度看

l   第三種逆向策略置身於表象自身的複雜性和矛盾之中,並試圖從內部爭奪它。它關注的視種族的表形式,而不是引入新的內容。它接受意義的變化、不穩定的特性,並在某個程度上進入對表徵的爭奪,由於意義永遠無法最終固定下來,所以永遠不可能有罪中的勝利。

l   深陷表徵內部的權力和附庸的複雜關係中,這一策略不再迴避黑人的身體,主動把身體做為期表徵策略的首要場所,試圖把各種定見自相反對;它盡可能試圖拒絕那些與「觀看」有關連的複雜情感。但這一策略製造複雜的「觀看」游戰,企圖用它真正的關信來「使之怪異」,即使之生疏化從,從而使常被掩藏的色情的維度變得清晰起來。

l   這一策略不再拒絕「戀物崇拜」的權力與危險,試圖利用被戀物崇拜的各種轉義,引起各種慾望和矛盾心理。

l   黑人被看低被蔑視為無價值的、醜陋和完全非人的,但一眨眼間,白人又讚賞和尊重起黑人的身體來,迷失帶竟威和羨慕中,似乎黑人就像其審美理想的體現那樣被理想化了…..顛倒對種族戀物崇拜的解讀成為必須,作為一種解構策略,這策略開始揭露在種族和性特徵的文化表徵中起作用的精神和社會的愛恨交加關係。

 

 

6結論

l   表明一種強化表徵體系是如何出現的?說明為什麼「差異」和他性在文化研究中具有如何根本的重要性,我們徹底揭示作為一種表徵實踐的定型化,從它陷入權力游擊戰的角度(霸權、權力、知識),從它的某些深入的、較無意識的效果的角度,觀察它運作的方法。他們試圖介入鰾爭過程,用心的意義對各種消極形象做移碼,這打開通向「表徵政治」之路,即爭奪意義的湧無止境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