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 集集 文獻回顧


 

藝術如何介入社區,如何進入一個空間,一個地方、民族在什麼樣的條件之下,會接受「外來者」,相對於當地人,想要進入的這些人都是他者;而在《藝術進入社區》一書中提及土溝村藝術進入生活的五個階段:創造共同記憶、透過參與建立認同感、重新找回農村的生活美學、形塑公共空間與居民對話、竹仔腳聚落藝術改造行動(《藝術進入社區》,p174),我想要問的是,是否能有其他的可能?這五個步驟,是否可逐步用在我身上呢?

 

身為一個在地集集人,沒有人跟我訴說這個地方的歷史,個人也理所當然的像普通的孩子一樣,除了念書還是念書,一路到外地念書唸到研究所,倘若沒有中間的在集集準備考研究所一年的時間,可能都還沒有思索著關於這個地方之於我的意義,過去我活在這樣的一個地方,我卻從未好好看過它。

 

它擁有著自己的文化,卻總是靜默,安靜到沒有人發現它們的存在;過去十三年我在外地念書,對當地的鎮民來說,我或許是陌生的,集集對我來說,過去十三年不斷往返,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當我在這半生不熟的地方想要幹一些事情,我是什麼樣的位置?我是「他者」,還是當地人?對於立場,實在沒有餘力可以以一個當地人的眼光去看這一個地方,最多,以一個離鄉背井多年的青年的立場去看待這地方;可這地方對於我,仔細的看之後,其實它對我來說是全然陌生的地方阿。

 

而在影片《鹿港苦力》中探討鹿港之心對於當地鹿港人的意義,藝術家忽略當地人的對當地的感受,以自我感覺去創作作品,最後反彈的鹿港人將一些作品毀壞。對於我的自我立場感到疑惑且做的同時,提醒自己在行動的當下有著自省的能力,在集集綠色隧道的小空間中,雖然抱著實驗的態度,但仍不忘行動實驗的作品需與當地相連,而非像是丟了一顆炸彈希望可以馬上改變人們的思維。

 

《對話性創作》裡引用維列茲《透過藝術的社會》「一件要顯示反意識的藝術品,其先決條件在於消除原本存在於藝術家與觀賞著之間的隔閡,讓雙方彼此交流牽扯到某著程度,讓觀賞者成為這件藝術品的創作與感受的裡面基礎」(《對話性創作》,P148)個人非常認同這一句話,就各種社會工作者人來說,要消弭兩者距離,才會有機會可以更靠近,或是有火花。

 

 

 

《藝術進入社區》,吳瑪悧

紀錄片《鹿港苦力》,導演陳怡君

《對話性創作》,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 譯。Girant H K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