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行動者的歸來─依婷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黃依婷 11 years, 1 month ago

第一篇    社會生活的新替現

 

第一章  由社會到社會行動

l   古典社會學

社會學是以做為現代性的意識形態而建立起來,有時被視為替開明領導合理化的工具,在較少的例子裡,它被視為是新興社會群體的表現。正因為如此,社會學才會自然而然地被定義為對社會的研究。事實上,古典社會學所指的社會,只不過是把某種社會活動與某個民族國家相混。社會是根據他賦予自身的合法權力而達到統整。社會只是祖國的一個化名。歐洲的古典社會學,以及二十世紀開發中國家的社會學,只研究各種混合的整體:社會與政體。最常見的是,各社會學體系往往扮演整合全國意識形態的角色。古典社會學的這種本質所造成的主要後果是:社會行動這觀念毫無立足之地。一個人越是探究社會,就越忽視各種社會行動者。

 

古典社會學的崩解

在歐洲,曾是進化主義和功能論式的社會學,主要是被本世紀上半葉的歷史轉型而非知識批判所摧毀,歐洲已拋棄現代化和理念化的信念。二十世紀歷史也駁斥把社會系統與國家(state)混為一體的做法,因全世界已不再由掌握國家機器的資產階級主制,而由共產主義或民族主義式的工業化和威權主義國家主導。在這個崩解的狀態下發展出來的不是某種不同的社會學,而是反社會學。反社會學把系統與行動者拆開,以反擊古典社會學的核心觀念:價值的制度化與行動者的社會化相互呼應;系統被視為一套行動者得學著去適應或拒斥、而非去尊重。另一方面,行動者不再被看成公民或勞工,而是個體或各種初級社群的成員並依附於某文化傳統。最後,是社會實際運作的規範與歷史演進被分開對待;歷史變遷不在定義為朝向進不和現代化的進展,而是尋求對有限資源做最有效使用和試圖掌握不確定領域的某種策略網絡。

隨著古典社會學崩解而來的,是兩組具複雜關係的影響和顯效:一方面,現代性的目的論讓位給某種對社會關係更科學的分析。另一方面,過時的社會行動觀念瓦解,導致了對社會行動觀念本身的全盤拒斥。

 

l   反社會學 

我們把某些社會整體叫做文明,有些或也許只有一個,則稱社會。社會性的和社會這兩個字眼,正從我們的用語裡消失,社會實體或社會問題等觀念,越來越受到懷疑。

 

l   社會生活的新替現

古典社會學將文化、社會組織和進話聯繫起來,以建立大型文化的、社會的和歷史的聚合範疇,將之稱為社會。而我們則試圖將他們分開,拉出問題的空間來建立社會學。首先,文化是一個場域(stake),是個社會行動者所欲管理和掌握的套資源和模式,行動者之間相互協商以將之占有或落實到社會組織當中。文化的各種旨向是由集體成果和由特定集體所從事之行動層次所決定的,這種成就的層次稱為歷史質層次。

與重建文化與社會間關係同等重要的,是在社會結構與歷史發展之間的轉化。古典社會學是根據把兩個分析主軸等同起來而自身界定,對它而言,現代化層是個持續推動變化的力量。

社會生活主要是依它對自身實施自身生產和自身轉化的行動來界定,「行動者即/及主體」會認定他們的主要價值是在於對自身即是主體的體認與經驗。

 

危機與蛻變 

我們現處於一混亂局面,察覺到舊工業化的沒落和去工業化,而非破工業社會的出現。在這混亂的時期,讓我們提出社會學據以存在和重新旨向的幾個問題:1.我們的發展是否只為了淪入衰落、停滯和倒退 2.我們正在經歷的是某種文化蛻變,或只是一組接續過去的進化? 3.各式新的社會行動者是否出現了?(各種情況看來,答案是否定的)

 

l   社會科學的進化 

如果說行動者的「歸來」不如說其「出現」,是因即使社會學無法將其自身或是它對行動者的概念,與啟蒙運動的「進步」哲學或對資本主義的矛盾批判脫離開來,行動者也未曾在其中消失。目前,社會學在社會生活知識的巨大轉型中遠遠落後於其他學科,它亟需脫離孤立並參與這個進化。

 

l   本書的理論根據 

    社會施為者既非各社會運作的反映,也非各種利益和欲望的總合。當我們對自身作用的能力增強時,我們當中的更多人以及我們生活中的更多部分,都被捲入公共生活。

       這是種情緒時刻,因為那些需要集體選擇的各種新社會、文化問題已在我們的意識中浮現,但這些問題尚未找到其政治表達方式。各種社會行動者的確正在歸來,但卻是處於某種被剝奪政治和意識形態表現的情況下。我們不再要求主導各種事物的進程,而只想爭回自身的自由和做為自己的權利,而不被各種權力、暴力和宣傳機器所碾碎。行動者的歸來靠的不是征服,而是防衛;他部要求各體的自我在龐大的集體推力中消融,反而是反集體主義的,拒絕把社會當作上帝。

       本書的根本重點是,確定我們重建某種社會學之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這社會學知識既能首尾一貫又不失多樣性,且在古典社會學面前也不會相形失色。社會學這類爭議有兩種類型,之一是社會性領域不再包含所有的經驗;它一方面被國家(做為處理戰爭、和平和歷史轉型的施為者)特有的施為所凌駕,另方面則被個人主義、人際關係和市場策略所逾越。另一爭議是我們如何在社會系統內部將兩個面貌─行動和轉變的光明面及秩序和危機的陰暗面─結合起來?

 

第二章  社會學的蛻變 

 

社會學的危機與其自身定位有關。問題出在研究社會生活時,我們越來越難把社會這觀念定為研究焦點。社會群體是環繞著一個中心或根本邏輯把自身安置下來,而集體生活中的許多領域,在此也是為了能落實那些由社會控制與社會化機制所維持的建制性功能。

    十九世紀在古典的制度式社會形象受到進化論挑戰之際,社會學冒出來逐漸發展出一個概念:現代性、理性化和俗世化以莫之能禦的力道興起,並摧毀了任何阻擋其發展的舊本質、聯繫和信仰。西方世界以及全球各地似乎都捲入了以啟蒙對抗傳統,以工具理性對抗共同體情感的歷史鬥爭中。

    這個概念推到極致,它也將摧毀社會這觀念本身,將之縮減為類化的市場形象。這種現代的社會觀念的發展,具現了想在轉變中找秩序,想把新的價值建制化的欲望。無論如何,社會思潮基本上是在制度與進化這兩種觀念的交融中奠下根基。另一個極點,帕深思的古典社會學理論,大力的仰賴進化論觀點,以致造成傳統與現代的對立,整個社會因此成為圍繞著某種理性而組織的整體。

 

解構 

    目前社會學處在危機狀態與不可逆轉的衰敗中,我們有必要精確地描繪這古典社會學沒落的形式。

1. 來自社會學學科本身,來自組織理論的進展。指出任何組織,不但未以理性為主軸,反而只是各種社會關係的不穩定、低度整合、經常受挑戰的結果。

2. 功能論的批判,這種批判把進化論推到極致。認為社會行為不能由一系統的行動者、而應由其在面對無窮與多樣之潮流中所處的位置與採取的策略來解釋。

 

重構 

我們正進入一種由日漸增強的集體對自身作用之能力所界定的社會狀況,特別是在那些權利不再寄居於工作形式的強制,而主要是駐留在一種生活方式、行為形式與需求之設定的地方。

       歷史質就是指:那些規定社會做為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s)的文化模式的集合,這些活動只有透過那往往是權力關係的社會關係來進行。這種概念支持一個根本場所的觀念,以此場所為中心,萬物皆井然有序,但這場所並非依據某種意志或權利而成立。它是個兵家必爭的場域,歷史質正是社會階級之間的關係與鬥爭的場域。

        社會性運動是個新的觀念:行動者不僅只限於對情境做回應,他們還實際去開創新局,他們依自身的文化旨向和其所置身的社會衝突來界定自身。

        社會學在今日有兩項主要的具體任務:

  1. 研究並鼓勵在極權國家中社會生活復甦的任何形式。

在那些相對於國家權力的社會運作與轉變機制仍有一定自主性的地方,去發現並分析各類新的行動者、新的衝突,特別是新的場域。

 

第三章  現代性的危機 

 

進化論 

    在這種對社會生活的社會學式替現中,主要成分是那蘊涵著進化觀的現代性觀念。這種進化觀的影響十分巨大,也說明了何以它成為西方掌控世界各地的一個基礎。在這種普遍的思考模式中,根據在向現代性前進的途中所遇到的障礙性質分為兩學派,一是「理性」面對的是民眾的傳統及非理性行為,二是那種致力於自身利潤和特權的統治階級的非理性行為。

 

破現代社會?

過去二十年冒現許多對現代性觀念的猛烈批判,有些甚至用「破現代」社會、「破歷史」社會來形容目前的情況。這些想法指出:在經過殘酷的起飛後,我們的社會已達到一個高原,在這裡,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自身的均衡而非轉型。

        高喊著破現代時代來臨,以及用差異來代替支配觀念的人,嚴重地忽視以下事實:

  1. 當代社會比早先社會在生產上做了更多的投注
  2. 這只會導致為了經營或佔有那些因投注的新產品而進行更廣泛、更深刻的社會衝突。
  3. 我們面對的並非現代性的普遍危機,而是局部的危機,這危機也顯示了社會進化論的消逝。

科技與理性化在今日不再被視為解放的力量,而是諸多現代社會中主要爭論與鬥爭的場域。

 

社會生活的統整或多樣 

        在今日,國家成為積極的權力,他不只負責經濟活動,也得處理社會生活中日益增多的細節(經濟、軍是、外交等等)。國家不再由其早期的審判與監督功能來定位,也不再像以往具有壓制性,更重要的是他與社會日益分離。一些分析者認為:在我們這個社會中,社會問題與社會衝突不再有什麼統整原則。也指出:在工業社會裡,勞工運動只有在政治行動、社會主義理念的帶領下,才有統整的機會。

        作者反對這種把社會的衝突與問題做形式統整,並將之結合到制度程序的多元主義理論。剛好相反,在高度工業化的國度,衝突與爭論會經由其自身,以自主的方式,無須靠外在原則,達到一定程度的統整。事實仍是,社會衝突的確是圍繞在一個界定明確的中央國家政權而變得愈益安頓下來。社會這觀念在此具有新的意義,界定它的要素不再是制度、中心權力、價值或社會組織的永恆規則,而是爭論和衝突的場域。

 

社會與國家的分離 

        在德國俾斯麥時代、日本明治時期以及戰後的法國,他們全都是由既是傳統式、同時又是現代化的菁英所領導。這些統治菁英為了確保民族獨立、建立真正的國家與雪恥,較少受理性化的理想所推動。這也是日本在建立起高效率工業的同時,仍能保存傳統、舊式社會與經濟組織方式的原因。這區別了兩個問題,一是既定之社會組織的運作問題,二是國度的歷史轉型問題(工業社會與工業化的問題)。

        政治生活日益變成對經濟的管理,而社會生活則與文化行為以及人格問題等同。於是社會學的傳統領域開始分裂,一方面,我們看到一種政治理論的復甦;另一方面,社會生活以一種存在於行動者之間的社會關係網絡的樣子出現。而這些行動者若不是受到其計畫與策略、舊是透過地位和角色的界定所旨向。

 

經濟發展 

        二十世紀末的今日,國家似乎在社會各角落無所不在,它的支配似乎是如此絕對,以致許多人開始懷疑市民社會是否到了盡頭,也因此社會學者必須盡其最大的努力指出:及是在那最強的帝國背後,社會生活也未完全滅絕,他可在任何地方再度出現;社會生活不能被剪劃為歷史的發展過程;以及相反的,任何國度的歷史性存在問題都不能被簡化為內部的社會問題,亦即,歷史變遷不可能是任何一種全然的內生(endogenous)過程。

 

第四章  社會生活有主軸嗎? 

    組織理論與決策理論是變遷社會學的兩大堡壘,他們又與重秩序理論的古典社會學相對立,他們主要是認為社會並無主軸,只有在適應外在環境變化或處理內在緊張時,才會改變。美英的工業關係學派中認為,理性化與階級鬥爭的觀念只能是解釋中的片面原則,而這種解說只顯現了與社會衝突有關的意識形態,而非這些衝突建制化的實際過程。

在古典社會學、自由主義與保守派的共同之處在於:所有的結構問題都遭到排除,以支持一種單一的現實形式,變化,或各種變化。而那些以為基和危機管理方式來分析目前情況的人,也致力於摧毀社會生活中的任何主軸。

 

主體的歸來 

    在經過對弱勢族群的融合和同化後,我們的國度已接受一種日益增強的多樣與散解。(以西歐最為明顯,各民族正失去其成為國家的特性,他們不再能個別決定戰爭或和平,甚至重大的經濟事務)。用實用性概念來呈現社會,其主要旨趣在於:以此來摧毀那種在十八世紀出現的、受理性和利益引導的、自然的或科學的社會幻象。社會進化概念仍然是把社會生活臣屬於某一外在的統整原則─歷史的意義,其施為者為國家的行動。

社會生活的統整不在原自社會這觀念。反而是那所謂社會,更被視為一套規則、風俗與特權,而個體與集體欲開創的,則總是得與之鬥爭。原本在古典社會學中站主要地位的理性化、現代化,在此轉為自由,也更轉向人類具有將自身由超越性原則與社群規則中脫身之能力的主體觀念。這種觀念體現在人類不再裝做是理性與自然的主宰,反而是自我的創造者。這樣的觀念孕育出西方典型的教養小說。

社會學式分析的全面轉型,可由歷史質的觀念和制度賦予新意具體顯現出來,歷史質的觀念單指社會現象的歷史性質,其實際效用則是期望能對社會事實做歷史式分析;制度是個機制,文化旨向正是透過此機制而轉化社會作為。

 

根本衝突的角色 

    歷史質並非一套穩固岸置在社會核心裡的價值,他代表一套措施,一組文化旨向,而社會做為也透過它而得以落實。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套投注。歷史質,做為一套由消費者而來的資源,是由某特定團體所控制,此特定團體也將自身與歷史質合一,將歷史質與其自身利益合一。

    著重如主體和歷史質這樣的觀念,會在現在社會中看到衝突的核心作用,尤其是根本性衝突的存在。我們可以把這些相互衝突的團體稱為社會階級,階級是在一根本衝突中為挪用歷史質而互相對立的團體,各階級也依此歷史質得以旨向,並依其開展衝突的場域。

我們一旦經由創造性來界定主體,一旦拋棄社會進化式觀點,就可把那根本的社會衝突觀念,與那依價值而旨向的行動觀念結合在一起。文化旨向不再是原則,而是認知上、經濟上、倫理上的投注,這些投注又經過階級衝突,轉化為社會作為。

因此,社會生活中的三個根本成分是:1. 主體,既是對己安頓後作為的脫離,也是意識。2. 歷史質,既是依套文化的模式,也是作為社會根本衝突的場域。3. 社會性運動,是那些相互競爭著欲賦予這些文化旨向某種社會形式的各個團體。

        作為總結,社會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在風俗、規則和儀式之外,發覺那多數社會作為所直接、間接發源的文化旨向與各種相競爭的社會運動。

第二篇    行動社會學 

 

第五章  八種消除行動社會學的方式 

    行動者與社會秩序之間的關係系統,也處於相互競爭、對立的狀況,同時也不斷地混融。任何社會都必需以社會關係系統來分析;任何社會也是由政治與意識型態所規定。社會學正如社會一樣,不斷處於運轉與秩序的緊張拉扯中。如果忽視秩序也具強制力量的運轉社會學,到最後會成為純粹自由主義幻想,往往又導致以非社會性原則(專制主義、理性或兩者的連結)來分析社會,只會讓自己葬身在某種政治意識形態之口,使社會學受害,底下是與施為社會學原則相悖的八種研究取向:

1.用非社會性的原則評估某社會情境或行為

2.把社會關係簡化為互動行為

3.把系統和行動者分開:不能把行為的意義與行動者的意識混為一談。

4.對社會事實之既定範疇(經濟、政治、意識型態)相對重要性質疑社會事實的範疇僅只是玄社會秩序的殘留,這些秩序是過去的社會為替現實際狀況和他們對自身作用之局現而召喚出來的。

5.強調價值:價值成為社會普遍的文化旨向,它們透過分殊化進入社會規範來治理群體生活,社會規範進而轉化為組織形式。社會的所有面向,全都是在文化旨向和價值之間、在社會自身生產的措施與那為再生產不平等和特權的措施之間被形塑出來。

6.將社會設定為統治階級的論詰:這種做法兩者相對立,一是社會的組織及其轉換是受資本主義經濟法則所導引。二是社會是在各階級力量為爭取控制歷史質(普遍文化旨向)的鬥爭替現出來。

7.把社會階級視為主角:行動社會學最迫切的任務,是在那些不再以階級為主角的地方,發掘出階級關係。我們當今的社會階級不再是可由歷史的角度來描繪和命名的形體,因為它們只能由被國家和政黨權力所遮掩的階級關係來定義。

8.在進化哲學中混淆結構與轉變:社會是個行動系統,行動不只是決策,它是各種文化旨向透過諸多衝突的社會關係所形成的一種朝向某個目地的走向。衝突是歷史質的社會形式,是社會靠其自身生產的社會形式。

 

第六章  社會性運動:社會學式分析的特定對象,或主要問題? 

如果想致力於普遍性範疇的建構與分析,至少有三類衝突致力於轉換那社會與文化組織中一個或多個重要事物。                   

  1. 集體行為:這種集體行為的意義,必然與其行動者的意識沒什麼關聯,因它是由社會系統的運作,而非由行動者的規劃或替現來定位。這也是為什麼集體行為根本上是異質的,它是受外在的經濟、政治壓力所引導,或是被一個意欲恢復傳統秩序的教派或基本教義運動的領袖所驅使。
  2. 鬥爭:其目的是要為那些並非聯結著變遷,而是高舉舊秩序或新秩序旗幟而戰鬥的行動做界定,與一般所謂的「運動」相距甚遠。在工業社會中,這些社會衝突的參與者與觀察者自然傾向於著重轉變的衝突與機制。
  3. 社會性運動社會性運動是某個階級的行動,它依一定的文化旨向,而處於社會性相互衝突中。這裡的階級,是根據它在挪用歷史質的方式中,也就是它在文化模式中處於支配或依賴的位置來界定,而社會性運動本身也依此而有所旨向。

 

行動、秩序、危機與轉變 

社會秩序在其穩定性與環境變化發生衝突時,也可以惡化成為危機。因此,在社會行動與秩序的領域之外,可再加上一個危機的領域,成為社會學式分析的一部份。根據這種替現,我們正邁向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它在引發各種衝突後,也會產生新社會運動;拓展社會空間;將之多樣化;也可能會開拓出觸角更深而且對操縱更加熟練的支配與社會控制形式。

 

第七章  各分的兩種面孔 

    名分訴求是一種對社會行動者做非社會性界定的訴求。名分訴求成為訴諸生命、自由和創造性以對抗社會角色的訴求。名份首先是一種對社會角色的拒斥,一般社會名份的訴求,一個人對某個社群的依歸,而國家本身也訴求著例如民族國家,經由它訴諸愛國情操,對抗所有社會、職業與地理上的差異。

 

大顛覆 

    我們習於把現代歷史看成是獨特性走向普通性,以進步觀念來分析自身的歷史經驗,把進步視為是由傳統到創新、由迷信到理性,由一致性到民主的過程。這種觀念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自由主義的說法,歷史進化只是由封閉社會變成開放社會,由管制變為自由的過程。其二是將此進化視為絕對極權變為民主過程和權力過程,亦即透過政治與經濟秩序內部的代議民主的發展,將權力轉化為社會關係的結果。

    我們無限的進步觀念已由那依各特定群體對各獨特生活型態與社會組織的選擇所取代。訴諸國家彷彿是個普同性訴求,是個對抗各傳統地域支配的力量,但卻促使我們去反對這個日益強大的力量,於是我們反而更相信,內在的多樣性與包容性才能成就出豐富的整體。

 

危機行為 

名分訴求確實是社會鬥爭的一股力量,一方面形成了社會性運動的初步階段,同時也使之無法提升到社會性運動的實際生產。名分訴求的確使某一集體的運動得以形成,但它是朝向對抗外來的而非內部的支配,是對抗國家而非統治階級。

 

防衛行為 

第一類名分訴求要求一種名分、生產類型和一套生活方式,特別是傳統精英的防衛行動相聯結。第二類名分訴求是以內部與外部的對立,以及內在整合與外在威脅的對立來取代衝突。第三類名分訴求只是那個日益臣屬於國家絕對權力的社會整體化。

 

民粹主義 

當名分訴求不再對抗社會變遷,而是對抗那認為是外來的支配時,他就不再是防衛的,而成為一股引發集體行動的力量。這種名分訴求的強度,與被支配形式有關,也跟支配多直接多徹底有關。當社會防衛性運動未能與社會反擊性運動相結合,結果只會強化國家或社群壁壘(強化排他性的名分)

 

攻擊式名分 

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防衛性名分訴求,是那種藉著把自己轉化為一個對抗權力去摧毀的不盡然是名分,而是那由集體或個體自發性介入的能力,來完成自身和翻轉自身的訴求。

名分不再是對某種存有模式的訴求,而是要爭取那行動與轉變的能力。名分是經由抉擇而非透過實物、本質或傳統而界定。因此,由防衛式名分轉到攻擊式名分的過程,正是由單一行動原則轉為許多互補原則的相互依存過程。

在前工業社會,名分以宗教、民族、階級為基礎,對治理社會領域的秩序的一種召喚。在今日,名分是與社會生活的組織相對立,它就會被引導它的人推到邊緣或受到操弄。另一方面,名分訴求也可視為一種民主的勞作,社會系統中的各行動者,也是靠這種努力,為自身決定那生產其集體和個人生活的各種條件。

 

第八章  變遷與發展 

    社會學當今最重要最實際的任務是界定社會系統的社會分析(共時性)和歷史轉型行動分析(歷時性)之間的關係,前提是它們是各自獨立,不存在任何歷史變遷。把社會分析為一套獨立系統時,必須認知到其變遷的外因性質。工業社會是個社會系統,由某個地理和歷史所界定的政治社會與領土社會。這種全國社會的同一性,是由國家而非統治階級所展現。統治階級與國家的距離,是由生產關係與再生產關係之間的距離來決定,只要統治階級成為支配階級時,就會靠國家來引發人們尊重那對其有利的秩序,壓制所有欲改變此秩序的企圖。

把對系統分析與對歷史轉型的分析連為一體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社會學式分析在加入史學家的工作之前,得先弄清楚共時性和歷時分析的區隔所在。

 

第九章    行動社會學的方法:社會學式介入

    我們不能只由技術層面的考慮來選取研究方法,每種方法都與一研究取向、一對社會實體的替現相對應。1950年代帕深思派功能論缺乏關心決策、轉型、權力關係和影響關係之面向,而歷史行動的社會學無法堅持歷史式分析本身便可導出自身意義的歷史式分析,這些進化的單線的視野在今日皆有不足,也未說明發展方式的多樣性。想要研究社會用以生產其文化模式、其社會關係與作為的方法,正是社會學式介入試圖要彌補這片研究方法上的空白。

 

社會學式介入 

一些原則

  1. 主要的問題在於:只靠直觀無法抓到最根本的社會關係及其文化場域版圖。只有把焦點放在行動者本身,透過其具體的存在了解他們,並透過機制,才能在與社會消費有關的行為之外,窺見那致力於衝突的社會生產行為。
  2. 超越觀察法:開創類似的實驗方式的空間,使行動者可表達他們對日常狀況的反對與質疑。
  3. 直接介入:研究者直接介入,使行動者覺察到其所置身的最根本關係,行動者才可不再只靠對既定秩序的回應來定位自身。

 

程序

社會學式介入的起點,就在設立介入組,由那些未脫離行動場域,但又以活動分子由身分投入分析工作的人組成,其分析目標主要去挖掘行動中最深刻的意義。

研究者第一個目標是發展行動者的意識,當他們開始聚會,小組是作為樣本小組,他們的討論再生產出在鬥爭中或集體行動中所形成的爭辯,由逆轉過程轉化為圖析小組,在此過程中成員與其實踐行動拉開距離。

轉換是由這種意識形態分析轉移成試圖在行動中探詢社會性運動可能的分析,在此階段,研究者不再以發掘實踐行動的「精神」來詮釋其性質,而是把實踐行動及其詮釋拉到最高層次。

 

問題

    採用內涵式(intensive)而非外延式(extensive)的方法,產生無法做歷史預測,評斷這行動到底具有多少歷史分量。社會學式介入的目標並非對事件作預測,而是對機制作分析,透過該機制,集體行動及更高層次的社會性運動因此成形。

最困難的問題還是調查者,他需要有兩種角色,一種是「詮釋者」,貼近小組自我分析的調查者;另一種為「分析者」,介入初期由小組行為中發展出假設的調查者。

 

應用的範圍

    社會學式介入,這方法絕不能自限於研究反對運動和民眾運動,這裡所討論的每一件事,都是建基在「認定社會運動有可能出現」的信念上。但是也承認稱為社會反向運動(social antimovements)的重要性,亦即防禦性方式來訴諸社群和其共識以對抗外在敵人的重要性。

社會學式介入法試圖去防衛西方世界所開創的市民社會是否被國家吞噬,去提升行動的層次,好讓實際行動更趨最大可能的行動,在社會幫助人們創造他們自身的歷史,有助於民主機會的防衛與強化。

 

 

第三篇    質疑目前 

第十章  程控社會的誕生 

    沒落的危機已經出現,社會在習於富庶後,關心的是各種保證和快感。各形式直接向工業化和成長價值提出質疑,尋求均衡及名分的強烈逆向文化行動,只不過是拒斥工業社會價值與現實經濟秩序轉型間的過渡階段。

 

歷史質的層次 

當各種投注所導致的價值修正、需求和替現等符號性財貨的生產,遠多於物質或「勞務」的生產時,整個社會朝向破工業社會推進。工業社會轉化了生產工具,破工業社會則改變生產目的,也改變了文化。

    在破工業社會裡,社會對自身進行介入干預的對象是整個經濟系統,稱它為程控社會,它掌握了該社會形式創造出管理、生產、組織、分配和消費模式的能力,進而使社會看起來像是社會本身行動的產物,而非各種自然法則或文化特殊性的結果。

 

程控社會的生活經驗 

    將被某一社會內部的大多數人視為最重要轉變的那種交換反轉,稱為社會的「動員」層次,在程控社會裡,所體驗的動員程度將高於工業社會。破工業社會的獨特性,在於社會生活中多數分散的領域皆引入大型集中化管理機器。

    程控式通訊不尋常地加速倍增,最初會引發某些相當正面的態度,認為我們不應該讓那些近年來出現的逆向文化抗議力量被掩蔽。無論是自由主義、自由放任主義或革命傾向的解放運動,主要意涵是催毀各種既定的情境和被賦予的角色,因而將所有的群眾範疇推向更密集的交換和通訊。

在大型的現代城市裡,人們只要踏出一步就收到任何指令、被任何廣告和宣傳包圍,這是人們要去尋找各種非社會關係及人際關係,或建立各種共同體。整合失敗的邊緣性轉而成了對立的標竿,成了構思某種新文化和社會逆向構想的一個實驗室。

 

技術社會 

    科學和科技本身具有正面作用,但運用它們的社會方式可能有負面作用。決定且主導科技使用的因素是那直接設置在生產層次的社會權力,只有那些距離程控社會、甚至工業社會最遠的社會,才適用科技決定論的說法,因為這類社會對自身的介入很少與科技和生產有關。人們因資訊與社會角色之間的分離而越難相互了解,於是,對非語言性的通訊和對直接接觸的追求也變得更為重要。

 

新的階級關係 

    階級關係其意涵是統治階級是指那些握有權力以主導文化模式和社會規範之創造的階級。統治階級在程控社會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在於它創造社會消費模式的能力,不能將被統治階級界定為那些執行或落實這些模式的人,而應界定為那些得順從這些模式的人。在工業社會中,統治階級不論是在公部門或私部門都是組織者,但我們不該把技術科層體制與國家的中央體制相混淆。

    在程控社會中,社會衝突的特殊性在於統治階層似乎全面掌控社會生活,這使得支配者無法從社會和文化自主性的基地上發言和行動。

 

無國家的社會或無社會的國家 

    那些具規劃能力和權力的機制與對於創造力和快樂的訴求,構成社會衝突則貫穿它的一切面向。社會學本身不能只單純考慮社會性質,必須去揭示並描述那藏在看起來似乎是行政或技術範疇背後的各種社會情境和社會關係。應將這個社會替現為各種衝突的社會關係之一個場域,而這些衝突的社會關係或許會造成各種政治紛擾,也可能引發大致上穩定妥協的談判。

 

第十一章 新社會衝突 

    為了避免某些錯誤而犯了其它錯誤,我們不能試圖在社會實體的某個特定領域隔離掉所謂的現代「趨勢」,應盡可能把研究對象直接聯繫到某一社會類型中的最重要的面向,與社會組織及其運作保持某種距離,以建立暗示社會實體的某一特定領域的某種後果。

    以下為四個命題,來界定在一新社會中各種社會衝突的性質。

 

命題一:在破工業社會中,衝突是普遍化的。

命題二:面對日益整合的權力複合體,反對運動傾向由日益全球性的團體來施展

命題三:各種社會衝突與邊緣性或偏差行為逐漸交錯。

命題四:結構性衝突和那與變遷有關的衝突是背道而馳的。

 

第十二章 社會運動的衰微 

    儘管文化開放的呼聲與各種社會運動的出現和左派意識形態彼此交融激盪,相互助長,卻抹滅不了三者間的對立。我們必須反省特定歷史時局的局限、反省社會運動如何隨時局的結束而沒落,再自問這危機只是時局性或已對社會運動的存在本身構成質疑。

 

社會運動的解體 

    不論是暴力盛行或過早的建制化,皆阻礙真正社會性運動的形成,於是我們看到了原衝力的日漸減弱。

 

各種社會運動的形成 

    目前的西方工業化社會情勢有助於各種抗議運動的出現,甚至有助於它們轉為壓力團體,但要推進到社會性運動的層次,則是時機未到。新社會鬥爭越進入文化和人格領域,就越可能把各種鬥爭整合為一場全面性的社會性運動。但要取得成功,這整合還得去面對各種外在的抗拒和壓制力量的動作。

 

介於文化與政治之間的各種社會運動 

    新社會運動的行動狀況越來越依賴國家的介入,到頭來,各社會運動往往在建立在信念之上但日益與具體的歷史現實脫離的倫理及使它們受到政治行動者擺弄的功效邏輯之間擺盪。各社會運動在過去和未來這兩者相互拉扯的情勢下最容易界定;它們是做為個別主意的提醒者,提醒未來它們是根據其創造力而非創造結果、根據其信念而非成就加以界定。

 

墮落的危險 

    在經歷過鬥爭衰退和衝突分散的階段之後,那逐漸成熟的社會性運動短期內大可得益於下列各種有利因素,各種宣示運動與政治系統的衝突會日益加劇。

    有很大一部分的社會學認為社會是有機或機械的系統,它有自身法則,而社會學分析的功能是在於消除對行動者的幻想。這種社會學將社會性運動的觀念是為核心要角,開創出一種新的專業做法,企圖去理解那些能自覺其行動的行動者,並讓人類知道自身正打造歷史,但同時也受限於各種意識形態的束縛。

    我們迫切需要發展新的研究取向,來正視社會行動本身,不僅要研究正在行動中的行動者,也要研究那些能對自身行動進行分析以及那些超越了由社會秩序所強加的行為反應之後,也能發展出質疑行動從而使社會經由衝突創造自身的行動者。

 

第十三章 社會運動、革命與民主 

進步的觀念 

    西方的傳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並未把社會運動、民主和革命區隔開來,社會運動觀念中強調「社會性的」,運動往往是由「政治的」來界定,革命就是摧毀舊制度、各種特權和外國支配,民主則是進步觀念的政治表現。

    就全球來看,民主大致上由那些支配國家所吸納,而世界其他地區,只能透過非民主手段以某種依附方式參與民主世界,或為爭取自身獨立和發展而進行激烈鬥爭來做選擇。

 

由進步到工業衝突 

    與進步這觀念發生斷裂的最重要面向是勞工運動的形成,勞工運動的發展在大量生產的產業中達到頂點。我們常認為勞工運動就性質而言是革命的,因它致力於同企業主進行主要衝突,必然產生那敵視管理與資本家的意識形態。勞工運動主張各種社會運動皆有其自主性,它是一個獨立且重要的社會運動,由於其行動只侷限在生產問題之上,為了改變整個社會,它必須向政治行動靠攏。

    經過19世紀與20世紀大半時期,原本社會運動、民主、革命三合一的理念已日漸分哩,它們不再結合某種社會生活的進化論觀點之下,而是分別代表不同且相對立的觀點和地區。

 

左派知識分子 

    有一群知識分子認為革命應當將權力賦予科學和知識,賦予學者和科學家以對抗資本家。他們不但不認同各種社會運動、民主甚至革命,反而以一種意識形態而非務實或政治的方式來將三者重新整合:各種社會運動因其革命運動而擴展和強化民主制度。

    在三個群體之外,有些知識分子便體認到想要整合如此歧異的各種社會和政治勢力,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他們試圖保持社會運動、民主和革命的整合,是以一種消極、純批判的方式,宣稱不論自由主義或破革命社會,都會受到絕對權力的支配,社會和文化組織的所有層面都應解讀為這種絕對支配邏輯的徵兆。

 

革命的終結 

    民主的重要性和自主性已被社會思潮所承認,民主制度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以「真正」民主和社會正義之名的批判,直到今天,代議制的法律和制度機制以及利益、觀念和抗議的自由表達終於放到首位。由此看來,民主理念似乎在西方世界在西方獲得勝利,但民主、社會運動和革命這些術語已在共產世界消失,也在第三世界受到質疑。

 

社會運動與民主 

    在今天,無法體察到各種新社會運動的出現是件非常冒險的事,對工業價值的批判顯露出文化行動者的反動,後者正試著保持或回復對自己行為的控制。這些社會運動目前是微弱、分散且缺乏組織影響,但也相對政治制度和國家,它們具有強烈的自主性。

這些新社會運動與政治機制保持距離,以維持其自主性,民主制度的力量是建立在它能把社會衝突轉化為制度性規則的能力,亦即其代議性。在目前,由於各種新社會運動不像過去的運動那麼具政治性,代議民主因而比以往更難建立。

    政治辯論一方面協助協助各種新社會運動找到政治表現的模式,另一方面則將民主制度逐步收編到國家機器之內,好讓代議功能從屬於民族國家的防衛與其國際利益和經濟政策。

    革命模式在目前所遭遇的危機,以及各種社會運動在經濟危機時期和降低期待下的軟弱無力,似乎強化了西方世界的民主制度。如民主制度未能體認到新社會運動的首要性與自主性,未能體認到必須將自身重新定位為代議制度,並和國家理性保持距離,終漸走向衰微。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