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Another Boring Day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Natalie 10 years, 4 months ago

Grossberg, Lawrence (1992a). Another Boring Day in Paradise - A Rock Formation., We Gotta Get Out of this Place - Popular Conservatism and Postmoder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31-239. 

 

第五章 搖滾文化與搖滾結構 Rock Cultures and Rock Formations

 

Rock Culture

✽ 作為一個歷史事件,搖滾樂擁有自己的歷史,而這段歷史是不能被從聲音名單中刪除的。雖然搖滾樂無法忽視其音樂性的影響力,但搖滾樂不能被定義在音樂領域裡。在所有實際用途上,沒有音樂上的限制可以斷定甚麼是搖滾樂或甚麼不是搖滾樂。搖滾樂的音樂限制是由篩選的聲音、影像、演奏和樂迷所建構出的聯盟,為其定義為給在特定地點、特定時間上的特定聽眾。

搖滾樂特定音樂性質和歌詞的演奏方式,總是處於一種複雜的關係裡-表演者和歌迷之間的的意象,社會和經濟關係的架構,美感手法,語言、動作、外貌、舞蹈的風格,意識形態,媒體結構的再現,和各個結盟們本身。

✽ 搖滾文化的描述傾向著重在音樂事件、關係、演奏、和直接與音樂本身的結構。

Rock Formation

✽ 搖滾結構可從兩個最主要的方向來解釋:

第一、     包含搖滾文化和音樂的結構體裡-搖滾文化就是搖滾結構的隱喻。

1、       搖滾樂本身就是形式的中心,定義著最廣泛共享的範圍(面積)和投資最多的地點。

2、       搖滾樂是主動積極地投入在形狀的建立和結構的密度。

3、       搖滾樂的運作方式所帶來的有效性,定義整個結構運轉的主旨。

第二、     對於流行音樂和青年文化之間,有相當強而有力且立即的連結-搖滾樂應該是唯一將聽眾身分放入音樂中的音樂文化。但這論點建立在幾個前提之下:1、對於青年的定義還不明確。2、如果搖滾樂是由觀眾給定義的,然而觀眾卻總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用不同的方式連結出各種階級、種族、性別、性向的不同結構。

不僅是連結搖滾樂和青年的聽眾,經濟的、世代的和音樂的結構彼此互動所撞擊出新的中心思想,使社會和文化場域因此重新被建構。

搖滾結構必須被視為一個歷史事件,以最即時的方式對特定狀態做出反應。

✽從1950年代裡與搖滾樂的各種可能性連結,不只是彙整出許多元素就可以解釋,作者將從(1)政治妥協與矛盾:定義社會政治意識的地平線與領域,還有其政治視野。(2)戰後嬰兒潮與與其相關的青年聚集地的改變。(3)具有優越思想意識的中產階級白人與工人間的矛盾,和所謂的當代生活裡的”後現代”。

 

第六章 搖滾、自由意識與日常生活 Rock, The Liberal Consensus And Everyday Life

 

第一節搖滾、自由意識與日常生活

1.       要瞭解搖滾與政治的關係必須先了解戰後的60年代美國是一個樂觀且經濟繁榮的年代,經濟驚人成長,美國個人平均收入大增;但卻是個不安定的繁榮,接著越戰與韓戰爆發與冷戰的開始,國內通貨膨脹,貧富差距,種族歧視,政治意識形態及勞工等問題浮現。

2.       年輕的一代因為不想跟父母一輩一樣無聊,他們用他們的想像與思想去定義他們自己。利用消費脫離無聊的家庭與學校並獲得快樂。青少年文化主要的形象被從少女或婦女的馬尾髮型, 七分褲,蓬蓬裙子和反折襪,小輪單車,呼拉圈,小平頭(海軍頭),百慕達短褲和浪子膏等具體型像勾勒出年輕的形象。

例如:當時50年代的前十名歌曲排行榜,即是呈現一種穩定的景象。

3.       搖滾樂的跨界,啟發了搖滾聯接種族差異的進化。黑人音樂成功的跨界,例如,饒舌嘻哈音樂、House,那些可提供可選擇性的街頭文化,標誌了搖滾形式的重要轉變。搖滾本身存在在種族歧視意識形態的美國社會機構範圍內,不斷削弱致力實現一個民粹主義與反種族主義的實踐。

4.       搖滾的關係與主流思想意識和制度的可能性要做重新的連結;我們可以說搖滾的政治化,即為搖滾與主流思想背離的距離以及反抗的聲音,即是搖滾樂與樂迷之間關係。

 

第二節 搖滾的形式,日常生活,地域化機制

The Rock Formation, Everyday Life and  Territorializing  Machines

1.  人們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須不斷的選擇,用最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對行動和活動,去表現「風格」。而日常生活是一樣奢侈品,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過所謂的「日常生活」

2.  Henri Lefebvre(法國社會學家)︰音樂是動態的,川流不息,時間性的,基於重現的;音樂是否表現出或是補償了日常生活不為人知的的性質,另外音樂是如何具體音樂操作的問題;文化和形式如何被連接。

3.  搖滾樂很少能直接解決政治問題,它透過改變日常生活影響政治,Simon Frith說,美國搖滾音樂現在是一種可以輕鬆的被聽見,是在其中一直是真正的意義。

4.  Jacques Attali(法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音樂給人一種安全感音樂。音樂在各種不同場合可引起不同的情感。例如;賣場音樂,電影配樂等。

5.  Greg Tate (是美國作家,在過去20年來制定了批判了非洲裔美國文化理論和寫作。)描述偉大的靈魂音樂" 關於短暫的親密和顯現,當我們經歷他們時,正在把世俗感覺放大成大量感到的事情時,他們好像。 用我們的記憶他們象紀念碑一樣朦朧地出現; 被詳細研究,他們是絨毛。 這是音樂額外付加的。

6.  因此,我可以形容音樂,靠著日常生活的變的能被瀏覽與能被接受的情況下闡明搖滾樂關係著他的地域版圖,我把他解釋成地域性機制。

7.  搖滾無法脫離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搖滾樂的內容必須是晃動和日常生活文化的載體。是每天的穩定的這混亂被它的逃逸路線所製造,就像具有政治意義為搖滾的表象提供基礎。在各種各樣的片段時刻,使它能夠引起和連結一種不滿,抗議感憤怒。

※德勒茲,有關lines of flight(逃逸路線)的論述。

 

第三節 政治的回應

The Return of Politics

1.  從搖滾的出現,政治,經濟起和社會環境已經根本改變;自從80年代,這部分是遭受和對形成戰後的慷慨的共識的妥協的直接攻擊的結果。

2.  戰後的美國主流思潮與生活的中心,政治,社會和文化,已經移動到保守的一方。

3.  在各種各樣的文化實踐和趨勢上的鬥爭非常具有淘汰性和明確的場域,在大眾文化上的鬥爭應該不能被降低到代表和身分的問題。搖滾對保守的人的重新規定經濟和政權的地圖的嘗試決定性。

4.  例如,PMRC「父母音樂資源中心」(ParentsMusic Resource Center),志在淨化有害青少年的音樂。反對任何會誘導犯罪的音樂。

 

第四節搖滾和自由主義的崩毀

Rock and The Collapse of Liberalism

1.  現在情勢相較過去顯著不同。對搖滾的攻擊行動不僅在它樂迷心中加強它的地位,也看出搖滾怎樣可以被清楚地在政治位置中奮鬥是越來越困難的。

最明顯的例外(饒舌樂團 人民公敵)經常被在受歡迎的政治的矛盾裡抓住,當時,他們的政治很少跨越商業而能夠讓音樂成功。

2.  U2REM或Midnight Oil經常取決於對音樂的政治內容和從其情緒和效果強大的樂團的政治立場,並擁有強而有力的號召與吸引。

3.  搖滾的許多事件(利用明星來吸引國際觀眾) 募款和販賣宣傳T恤(現代世界中一個重要政治媒介),這樣的效果對於各種各樣的慈善機構和政治原因來說,似乎有極大的效用。 但是,似乎對人們的政治傾向影響不大或者對於提高積極參加政治鬥爭或者甚至表達引起爭論的反對意見的意願效果微弱。

 

第七章 搖滾與青年 Rock and Youth 

✽”青年”是最具有影響力且關鍵的觀眾,不僅是對搖滾,也是許多特定聯盟的決定因素。然而對於青年的定義必須保持不確定,青年結構的改變是搖滾歷史存在建構裡的主角,就如同搖滾擁有與各種青年結構的複雜且多變關係。

 

第一節 嬰兒潮與青年的紀律

The Baby Boom and The Disciplining of Youth

1.    搖滾與青年具有最明顯的關係,年青人擁有著某種社會能力。搖滾在多種年輕人的結構中有著複雜和變動中的關係。

2.    嬰兒潮視為第一個被以商業區隔的世代,市面上開始充斥著專門為兒童與青少年設想的各種教養方式與商品。

3.    當權者並未預料到的學童即青少年數量激增,並且顯露出尚未準備好的師資貧乏與教育資源短缺,新的生活模式並沒考慮到青年的娛樂育休閒,且對青年來說生活是重複和枯燥無味的。

4.    生活是,充其量,在天國裡的另一個令人厭煩的日子,並且,最壞,就像老鼠用蝸牛的步伐般緩慢Life was, at best, another boring day in paradise and, at worst, a rat race at a snail's pace (paraphrasing Elvis Presley)

 

第二節 青年的身分與政治的樂趣

The Identity of Youth and The Politics of Fun

  1. 青年”是一個沒有自己中心的時期,這是一個指標性的變化和轉型,抓住了孩子的無知和天真之間,和成年的感知教條主義和僵化。
  2. Erik Erikson認為,青年是在尋求一個能夠信任的”忠誠”。Erikson強調,青年是一個充滿極度熱情的時期,驅使他們去尋找信仰,休息和防禦的點,一個標準值讓他們可以接受或拒絕、喜愛或憎恨、行動或不行動。
  3. 青年是一個文化,不是一個生物種類。青年包含過度的、衝動的與發狂的不負責任,躲過時間的流逝,而且有潛力地不斷持續。青年在表達挫折、了解自己的渴望、使行動實行上掙扎著,造成此現象的可能原因為青年是在戰後被建構起來的。
  4. 青年,被理解為一種複雜、 互動式和經常矛盾的組的社會單位,年輕人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年青人在這些機構之間過渡能建立自己的空間︰在街上,在自動唱機周遭,在舞會(之後在商業區)。這些是在成年人的世界的國內,公眾和社會空間之間放的全部空間。最終,搖滾樂文化的空間同等物。街道提供匿名的可能避免社會監視,透過音樂包圍,一個人的房間裡建造一個絕對的隱私。
  5. 搖滾和青年之間的連結,使得搖滾樂進入一種情感的狀態---一個哭泣與需求---被從社會中特定的地點被表達出,一種情感疏離與賦予權力的掙扎之間的不斷辯證狀態。
  6. 在搖滾結構裡,青年成為成人世界(規律的、規範的、無趣的)裡的非常不一樣,搖滾樂宣告青年拒絕無聊、監視、控制和對於未來的想像僅是目前世界的常態。
  7. 搖滾是冒險地在失控中得到掌控,在拒絕被定義身分中得到身分。搖滾使其轉換中的狀態具體化,定位自己為永久的”之間”。

 

第三節 青年的掙扎

The Struggle over Youth

面對嬰兒潮的老化,青年對搖滾樂態度的轉變:

  1. 他們從原本掙扎誰擁有搖滾到掙扎誰擁有青年,出現青年人裝成熟和青年人”裝年輕”以顯示他們已是成年人的現象。假如嬰兒潮拒絕放棄青年,越來越多當代青年要求其成人社群。
  2. 1950年後,自殺率是之前的三倍,每年有將近四十萬人自殺,每年有超過一百萬孩童逃家,青少年殺人機率增加到232%,每年超過一百萬青少女懷孕,物質濫用的情形以倍率增加,其中,超過20%的青少年有酗酒問題。1985年,超過兩百萬件的虐童案和疏忽案,超過五千孩童因此死亡。1950年代後,青少年得憂鬱症比例大幅攀升。
  3. 1980年代,出現所謂的雅痞成為他們完美的偶像。青年變成不是用年紀或假裝的態度來形容,而是形象與生活方式,包含三種有優越性的郊區生活:(1)三十幾歲的雅痞(2)1950、1960年代青年文化的偽懷舊意象(3)年紀不明確的街頭青年(嘻哈街舞)。
  4. Allen Bloom(美國哲學家,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不僅批判了美國的通才教育,造就了無用的美國人,特別是批判了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市場,以其虛偽的解放和自由偽裝的搖滾音樂,確實際上在50年代維護了“傳統”的美國白人社會。

 

第八章 搖滾、後現代與真實性 Rock, Postmodernity and Authenticity

第一節 搖滾與真實性

Rock and Authenticity

1.       搖滾的出現牽涉到某種感覺的初期現象有關,而這種感覺是在戰後樂觀的年代與一些相當擾亂的圖像、事件和言論之間所生成的矛盾之中而形成的。戰後出生的人,在權力與財富皆重新分配的當時,瞭解到自己即將進入新的時代。

2.       搖滾是使樂迷能藉由改組它的結構去重新整頓日常生活的一套策略。

3.       社會似乎無法提供任何敘述或意義讓青年去了解或想像他們自己在歷史中的重要位置,青年在歷史脈絡身分的過渡,在社會角色不明確的形象之下,去標示「真正的我」是一種心理上的障礙。

4.       搖滾作為戰後的年青人在戰後的歷史脈絡中的具體的銜接。例如,在家庭和學校的思想體系中,搖滾通常被放在他固然的反對機制的位置。搖滾提供年青人在過渡的階段有空間可以實踐自我。 

5.       搖滾特殊的位置在於它與思想意識的真實性做連結。

6.       搖滾的真實性並不是由歷史淵源與思想意識的純粹定義,而是由一種狀態使它成為一種視覺、聽覺及行為上過渡的特殊型式。

7.       「非真實性搖滾」是「確立文化」,搖滾由經濟利益所支配,搖滾已經失去它的政治優勢,是一種泡泡糖音樂;「真實性搖滾」依據它的能力去連結私人的一般的慾望、感覺及經驗變成一種共同的公共語言。

8.       不管搖滾是否是被樂迷或批評家所製造,思想意識的真實性決定了搖滾不同歷史的結構。

9.       思想意識的真實性是一種策略,讓青年文化重新連結樂觀與憤世嫉俗之間的矛盾。

10.    搖滾必須持續改變才能生存,它必須試圖重製它在新形式、新位置的真實性。

 

第二節 後現代

Postmodernity

1.           搖滾與思想意識真實性之間的關係是依據一種特殊識別,這種識別是在談判樂觀與憤世嫉俗之間的關係,而這種識別已經轉變成為一種後現代識別或一種感覺結構。

2.           後現代識別連結許多人所感覺的不確定性,生命的確感到不同的事實。

3.           可笑、可怕、矛盾的超現實主義定義日常生活。人們合理的感到害怕,因為所有未來的局面正陷於極度的沮喪,或因為每件事都是危險的,或者是人們已失去可以製造真實感的信念、價值與權力,或者是因為人們持續不斷的與他們個人身分與潛在價值的不確定性一起生存著。

4.           後現代陳述表現出冷嘲的、熟悉的距離加上情感上的急迫感。

5.           後現代表明一種識別,這種識別反應並建造出一連串不同的連結和一連串不同的組織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6.           後現代指出在不同生活水平之間連結性的改變本質。

7.           後現代不是外界現實的表現。它改變經驗與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第三節 後現代的識別

The Postmodern Sensibility

1.           後現代性的識別(The sensibility of postmodernity)為諷刺的虛無主義(ironic nihilism)或真實的非真實性(authentic inauthenticity)的邏輯下定義。

2.           在真實的非真實的可能性範圍裡有真實和重要的差別,作者區分為四種變形:諷刺的、傷感的、超現實的、怪誕的非真實性。後現代識別的這些不同連結是搖滾形式當代多樣性的組成部分。

3.           諷刺的非真實性或許是最普遍的策略。它是最完全的諷刺,頌揚它暫時投資的短暫瞬間。

論點是不要投資特別圖像的思想性推論,但事實是無可避免的要投資一些圖像,不論他們是什麼。諷刺的非真實性精確地讚頌它自己的投資,因為它自覺地被視為一個圖像,不多也不少。

4.           傷感的非真實性從無法區分投資的任何部分的相關價值開始。它讚頌那些做出改變對抗不可能機會的神奇可能性。傷感的非真實性在很多當代青年電影裡經常是一種支配的策略,所以不管英雄的思想意識是什麼,他們的英雄氣概不是被他們身分地位的現實所敗壞。

5.           超現實的非真實性不信任並且時常抵制影響它自己的事實,不只是任何情感投資的特殊形式。它堅決地中立,拒絕影響它自己。

6.           怪誕的非真實性是唯一可承認情感投資是負面的。也就是說,它頌揚恐怖的、毀滅性的以及可怕的。現實變成一個毫無意義並且危險的地方。怪誕的非真實性以正常的威脅為樂。

驚險影片是唯一頌揚負面影響最明顯的一部分。

7.           以上每一個策略都可被准許重組當沒有任何事情改變時而去做些改變的能力。

 

第四節 搖滾與後現代的識別

Rock and The Postmodern Sensibility

1.       真實的偽邏輯最明顯在龐克和迪斯可的矛盾和連詞裡被強調,已經導致稱為後龐克或者新浪潮的形式的種類。

2.       流行音樂上,搖滾樂的特許的反向過程中,這些聯盟是真實性的思想意識的經常害羞的拙劣的模仿;他們使搖滾建設較少的問題圖像銷售的美學的手工藝品。

3.       搖滾在90年代的其他一切事情一樣,是一個生意。結果是風格被在真實性上方頌揚,更精確地說,真實性被視為另一種風格。

4.       當代搖滾形構與真實性的發展有關︰ 比較可能作為真實的搖板具備資格的各種各樣的當代作秀者︰ 斯普林斯廷,U2,REM,崔西查普曼,史汀,王子,公敵,交談首腦和甚至寵物商店男孩。

   史丁的" 真實性" 透過有壓迫的人口的他的新近的鑑定,是一個完全傷感的種類。 

    U2的真實性是顯而易見舉行呼籲真實性的思想意識的懷舊的可能性,因為他們建造不再存 

   在(並且實際上從未做)的一個社區。

5.       新保守主義是用它與通俗文化及搖滾形式的模糊關係來重組日常生活真實性與配置的結構。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