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2014,春,藝術政治經濟學,德意志意識形態,李弘深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李弘深 10 years ago

《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摘要

 馬克思/恩格斯

李弘深

 

 

----------------------------------------

批判費爾巴哈、鮑威爾、施蒂納等人的哲學觀點。

 

第一卷第一章《費爾巴哈》是未完成的手稿。寫於第一卷成書的不同時間。但就理論內容而言,該章具有獨立的價值,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馬克思與恩格斯在此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並據此對共產主義作了科學的論證。乃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著作之一。

 

 

 

 

--------------------I--------------------

不管怎麼樣,我們涉及的是一個有意義的事件:絕對精神的瓦解過程。

 

 

  1. 一般意識形態,特別是德意志意識形態
  2.  對黑格爾體系的依賴蔚為風潮 (基礎─神祕主義)

:宣稱自己超出黑格爾哲學所劃定的疆界

〝起初他們還是抓住純粹的、未加偽造的黑格爾的範疇,如“實體”和“自我意識”,但是後來卻用一些比較世俗的名稱如“類”、“唯一者”、“人”等等,使這些範疇世俗化。〞(/)

 

  1.  宗教批判 

a)          以基進的章法拓張宗教領域

b)          所有政治、法律、道德…一起併入宗教思想的活動領域

c)           回過頭來為宗教的實踐,合理的宗教─真正的神學,服務

d)          擁有上述一般意識的人都成為具有神性的宗教的人

〝世界在越來越大的規模內被聖化了,直到最後可尊敬的聖麥克斯完全把它宣布為聖物,從而一勞永逸地把它葬送為止。〞

Ps. 麥克斯‧施蒂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稱呼他的時候,除用他原有的筆名外,還用了許許多多尖刻諷刺的外號來挖苦他,例如,把他稱為“聖師”、“柏林小市民”、“鄉下佬雅各”、“教書匠”、“聖者”、“桑喬”、“堂吉訶德”等等。《馬恩全集》第三卷/第三章:聖麥克斯/批判其書《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其內容: 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標題是“人”,施蒂納說明所有意識、宗教、道德、法律、真理、國家、社會、人民、民族、祖國、人類以至世界本身都是旨在通過各種非個人的普遍的東西來奴役個人,都是“否定你自己”的,由此說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本身都是利己主義的,因而“唯一者”當然也是利己主義的。第二部分標題是“我”,指出了自我徹底解放的道路,即“回到你自己那裡去”的道路。他主張自我的​​解放不能依靠在自我之外的什麼永恆的觀念或原則來實現,而只有靠使自我君臨這些觀念或原則之上來達到。

 

  1.  老年的與青年的差異 

〝老年黑格爾派認為,只要把一切歸入黑格爾的邏輯範疇,他們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爾派則通過以宗教觀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學上的東西來批判一切。青年黑格爾派同意老年黑格爾派的這樣一個信念,即認為宗教、概念、普遍的東西統治著現存世界。不過一派認為這種統治是篡奪而加以反對,另一派則認為這種統治是合法的而加以讚揚。(/)

a)          老年的: 臣服在觀念的既定事實。

b)          青年的: 觀念、概念、人際、意識、物件…都是精神作用產物(枷鎖)→對抗黑格爾精神。

 

 

  1. 一般意識形態,特別是德國哲學

◎現實的人,他們的活動所創造的生活條件:存粹經驗方法檢證。 

  1. 有生命的個人存在(這裡既不能深入研究人們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們所處的各種自然條件…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

     人以獨有的意識(宗教或別的什麼)行為把自己與動物區隔開。

     開始生產生活資料(肉體組織與功能)

     間接地生產物質生活本身

     特性:已有的和需要的

〝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麼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麼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因而,個人是什麼樣的,這取決於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

 

  1.  生產 

     隨第一次人口增長

     生產以個體交往為前提

     交往的形式由生產模式限定 [任何新的生產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產力單純的量的擴大(例如,開墾土地),都會引起分工的進一步發展。]

民族與民族間的交流,有關於各個民族內部交往和生產程度(蘊含);一個民族的產力結構體現在內部流動與向外的交往,其產能表現在內部的分工程度。

     分工:工業勞動與農業勞動分離 / 城鄉分離與城鄉利益間的對立;分工的相互關係取決於各單位勞動的運作方式(父權、等級、奴隸、階級等)

  1.  分工 

     依照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呈現不同階段的發展

     每階段必定決定了個體與勞動材料、工具還有產品的相互關係

ONE. 部落所有制 (未開墾的土地;父權,家庭結構擴大─隱性的奴隸→戰爭)

 

TWO. 公社所有&國家所有制 (征服、部落契約─城市發展,奴隸制→公共私有制,社會結構走向黃昏;各利益對立和階級關係已充分發展) ps.私有財的集中:從羅馬開始(李奇尼烏斯土地法就是証明);小農轉向無產階級,夾心。

 

THREE. 封建或等級所有制 (古:領地狹小←→中世紀:鄉村為起點,地廣人稀;日耳曼民族對羅馬帝國的戰爭使以往的經濟基礎遭受嚴重破壞,征服後以其軍事制度實施封建,此種所有制亦指向一個共同體。直接生產的階級與共同體對立的不再是奴隸,而是小農奴(佃農)封建的發展,也產生城市對立的現象(領地與領地?)

 

小結: 

     社會國家的根本─個人(一切的前提、一切的基礎),這些個人不是抽象過的個人,而是正進行物質生產的個人。

     生活中的(經驗)個人才生產著思想、觀念。

     意識活動由生活決定,意識只存在於當它被意識到的時候存在(提及)。意識以物裡基礎為前提而成立。

     生活物質生產是向外拓展的。

     交互過程的最終─意識形態。

     觀念論:意識=(一個)個體 / 唯物論:意識=(一個)個體意識

 

附:施特勞斯,《耶穌傳》: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15/14/276037_321613368.shtml 3/8/2014,瀏覽

 

 

 

 

--------------------II--------------------

  1. 論解放

〝如果他們把哲學、神學、實體和一切廢物消融在“自我意識”中,如果他們把“人”從這些詞句的統治下──而人從來沒有受過這些詞句的奴役──解放出來,那麼“人”的“解放”也並沒有前進一步。〞(/)

 

 

  1.  解放不是概念上的事情,解放牽扯到的是實際的、實在的、物理層面的解放(經濟狀況:需要─勞動),是歷史活動,而非思想活動。清除思想的活動是後來的,但是德國的狀況相反卻以思想的安慰來填補歷史行動的缺口。

 

  1.  費爾巴哈對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僅僅局限於對這一世界的單純的直觀,另一方面僅僅局限於單純的感覺。

…費爾巴哈設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現實的歷史的人”。“一般人”實際上是“德國人”。…他不得不求助於某種二重性的直觀,這種直觀介於僅僅看到“眼前”的東西的普通直觀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質”的高級的哲學直觀之間。(/)

>> 

  •  感性世界:藉由個體感覺(受器、情感)認識的世界。
  •  一般人:閹割的人、淨化的人、表象的人…不是正活著的誰。
  •  實際上是德國人:批評只活在德國就指涉所有的活人。
  •  二重性:若有似無。

 

 

 

  1.  與自然的鬥爭→工業→科技發展(個體生產活動)

對費爾巴哈而言:外部自然(原始的)是自我生成的,在觀念中的不變性處於它自然的變動狀態(上帝的律則) 馬: 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現的一些珊瑚島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對於費爾巴哈來說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人與自然是交織在一塊無法分割的(交流)

 

  1.  費爾巴哈比“純粹的”唯物主義者有很大的優點:他承認人也是“感性對象”

>> 

     感性對象→感覺感受的經驗對象

     () 感性對象成立了卻忽略了感性活動

     以教條姿態述說人的感性功能,直觀、經驗、肉體物理、情感、友誼…等等,完全無視感性對象彼此之間的互動如何產生。

     要解釋外部真實情況還得回到範疇直觀的層面去說。(認識論上的限定)

這就是說,正是在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者看到改造工業和社會結構的必要性和條件的地方,他卻重新陷入唯心主義

(用簡單的中國的方法)

君子遠庖廚。《孟子》梁惠王的七篇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1. 歷史的前提:
  2.  人創造歷史,在能夠生活的前提。

     談德國人:德國人從來沒這樣想過(均撇開世俗基礎不談),因而從來沒有過歷史學家。

     法國人和英國人:雖然片面(政治思想的因素),在編篡史料上提供唯物主義基礎的初步嘗試,首次寫出了市民社會史、商業史和工業史。

  1.  凡滿足的需求將引向新的需求 

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這種新的需要的產生是第一個歷史活動

     德國人歷史的鴻溝:史前時代→現在。從這裡立即可以明白,德國人的偉大歷史智慧是誰的精神產物

 

  1.  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繁殖。 
    1. 家庭(最早的唯一社會關係)
    2. 當需要的增長產生了新的社會關系而人口的增多又產生了新的需要
    3. 家庭成為從屬關係
  2.  表現著雙重的關係 

通過

個體勞動對自我生命的生產-----自然關係

由生育達到對他生命的生產-----社會關係

…社會關系的含義在這裡是指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至於這種活動在什麼條件下、用什麼方式和為了什麼目的而進行,則是無關緊要的。

─生產方式─工業階段─活動方式─社會階段─ =「生產力」

,生產力總和→社會狀況

*談論人類歷史無論如何都不能撇開工業進程不談:

〝…這樣的歷史在德國是寫不出來的,這也是很明顯的,因為對於德國人來說,要做到這一點不僅缺乏理解能力和材料,而且還缺乏“感性確定性”(費爾巴哈);而在萊茵河彼岸之所以不可能有關於這類事情的任何經驗,是因為那裡再沒有什麼歷史。…一開始就表明了人們之間是有物質聯系的。這種聯系是由需要和生產方式決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樣長久的歷史;這種聯系不斷採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現為“歷史”,它不需要有專門把人們聯合起來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囈語。〞(/)

 

 

  1. 論意識

人→交往 (具有深沉意涵:生產物質、生活、歷史)

動物→互動

〝…因而,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

 

  1. 意識初始階段:對直接的感性(感知主體─感知對象)、自然環境的(同於畜生懾服於自然)~自然宗教:存粹動物式的意識
  2. 意識必須與有意識的感性對象來往(也就是開始意識到活在社會當中) 但仍處在動物性強烈的階段

a)          「畜群意識」,和牲畜(ex.綿羊)不同的是,他的意識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說他的本能是被意識到了的本能。

b)          人口增多→生產力提高、需求量增加→帶動分工的發展

c)           精神勞動與物質勞動分離成就真正的分工:從這時候起意識才能現實地想象─它是和現存實踐的意識不同的某種東西;它不用想象某種現實的東西就能現實地想象某種東西。

>> 

〝…意識擺脫世界去構造「存粹的理論」、神學、哲學、道德等等。〞(/)

意思就是藉由這樣的物質基礎的保證,意識的活動才能真正的塑造一個合理的論述;而非一再回到現實中檢視觀念(精神)的真實向度。

〝…如果這種理論、神學、哲學、道德等等和現存的關系發生矛盾,那麼,這僅僅是因為現存的社會關系和現存的生產力發生了矛盾。〞(/)

又歸因於理論的實在基礎,論述的矛盾回推即是外部真實的矛盾。

 

 

小結: 

…從這一大堆贅述中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上述三個因素即生產力、社會狀況和意識,彼此之間可能而且一定會發生矛盾,因為分工不僅使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享受和勞動、生產和消費由不同的個人來分擔這種情況成為可能,而且成為現實,而要使這三個因素彼此不發生矛盾,則只有再消滅分工。〞(/)

 

 

  1. 論分工

     矛盾的開始:家庭的自然分工、社會分裂的關係集合

     分配問題:勞動及其產品的不平等的分配(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

所有制的產生:「對他人勞動力的支配(…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達方式,對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

     徹底矛盾:

a)      個人利益、社會單元利益(家庭、團體…)(所有相互交往流通的個人的)共同利益間的矛盾。

b)      共同利益:在現實的景況中作為普及所有分工的個人的相互依存關係。

     虛幻的共同體:國家

獨立於單體利益和單元利益的形式。(國家無關於各別利益和個人利益,它是二不兼容的型態)

自家庭集團、部落集團、血系骨肉、語言…各種分工利益聯繫形式的基礎上開展,一群人被分離出來,一個階級統治其餘的階級(分工決定階級)

…從這裡可以看出,國家內部的一切鬥爭──民主政體、貴族政體和君主政體相互之間的鬥爭,爭取選舉權的鬥爭等等,不過是一些虛幻的形式──普遍的東西一般說來是一種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在這些形式下進行著各個不同階級間的真正的鬥爭…從這裡還可以看出,每一個力圖取得統治的階級,即使它的統治要求消滅整個舊的社會形式和一統治,就像無產階級那樣,都必須首先奪取政權,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說成是普遍的利益,而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 (/)

>> 

最後,分工立即給我們提供了第一個例証,說明只要人們還處在自然形成的社會中,就是說,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還有分裂,也就是說,只要分工還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自然形成的,那麼人本身的活動對人來說就成為一種異己的、同他對立的力量,這種力量壓迫著人,而不是人駕馭著這種力量。原來,當分工一出現之後,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動範圍,這個範圍是強加於他的,他不能超出這個範圍:他是一個獵人、漁夫或牧人,或者是一個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資料,他就始終應該是這樣的人。而在共產主義社會裡,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範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幹這事,明天幹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社會活動的這種固定化,我們本身的產物聚合為一種統治我們、不受我們控制、使我們的願望不能實現並使我們的打算落空的物質力量,這是迄今為止歷史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分工制約的不同個人的共同活動產生了一種社會力量,即擴大了的生產力。因為共同活動本身不是自願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這種社會力量在這些個人看來就不是他們自身的聯合力量,而是某種異己的、在他們之外的強制力量。關於這種力量的起源和發展趨向,他們一點也不了解;因而他們不再能駕馭這種力量,相反地,這種力量現在卻經歷著一系列獨特的、不僅不依賴於人們的意志和行為反而支配著人們的意志和行為的發展階段…

 

 

  1. 消滅(這種)異化的兩個─實際的─前提:
  2. 使異化達到不可忍受的程度:達到革命所可能反對的力量(讓多數人成為完全沒財產的人)
  3. 生產力必須以絕對的實際層面為前提,否則只會使貧窮、極端貧窮普遍化。(普遍交往→無產者)

a)      不這樣,共產主義就只能作為某種地域性的東西而存在。

b)      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們會依然處於地方的、籠罩著迷信氣氛的“狀態”。

c)       交往的任何擴大都會消滅地域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只有作為佔統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時發生的行動,在經驗上才是可能的,而這是以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系的世界交往為前提的。

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

總體而言:

勞動異化─世界市場

無產階級─世界歷史()

共產主義─世界歷史性(實踐)

而各個人的世界歷史性的存在,也就是與世界歷史直接相聯系的各個人的存在。

…但隨著基礎即隨著私有制的消滅,隨著對生產實行共產主義的調節以及這種調節所帶來的人們對於自己產品的異己關系的消滅,供求關系的威力也將消失,人們將使交換、生產及他們發生相互關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

 

 

  1. 市民社會

社會是以簡單的家庭和復雜的家庭,即所謂部落制度作為自己的前提和基礎的。

全部歷史的真正發源地和舞台。

批評唯心論的歷史主義傾向:「意識、批判、唯一者…」。

>> 

目的、使命、萌芽、觀念…是歷史的抽象,出自於前期歷史對後期歷史發生的積極影響中得出的抽象。

 

小結: 

     生產力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達到這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產生出來的生產力和交往手段在現存關系下只能造成災難,這種生產力已經不是生產的力量,而是破壞的力量(機器和貨幣)。與此同時還產生了一個階級它必須承擔社會的一切重負,而不能享受社會的福利,它被排斥於社會之外,因而不得不同其他一切階級發生最激烈的對立;這種階級形成全體社會成員中的大多數,從這個階級中產生出必須實行徹底革命的意識,即共產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當然也可以在其他階級中形成,只要它們認識到這個階級的狀況。

     那些使一定的生產力能夠得到利用的條件,是社會的一定階級實行統治的條件,這個階級的其財產狀況產生的社會權力,每一次都在相應的國家形式中獲得實踐的觀念的表現,因此一切革命鬥爭都是針對在此以前實行統治的階級的。

     迄今為止的一切革命始終沒有觸動活動的性質,始終不過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這種活動,不過是在另一些人中間重新分配勞動,而共產主義革命則針對活動迄今具有的性質,消滅勞動並消滅任何階級的統治以及這些階級本身,因為完成這個革命的是這樣一個階級,它在社會上已經不算是一個階級,它已經不被承認是一個階級,它已經成為現今社會的一切階級、民族等等的解體的表現

     無論為了使這種共產主義意識普遍地產生還是為了實現事業本身,使人們普遍地發生變化是必需的,這種變化只有在實際運動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實現;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需,不僅是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能夠推翻統治階級,而且還因為推翻統治階級的那個階級,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骯臟東西,才能成為社會的新基礎

 

…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範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形成…歷史不是作為“產生於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而告終的,而是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的生產力總和,人對自然以及個人之間歷史地形成的關系,都遇到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  …迄今為止的一切歷史觀不是完全忽視了歷史的這一現實基礎,就是把它僅僅看成與歷史過程沒有任何聯系的附帶因素。因此,歷史總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種尺度來編寫的;現實的生活生產被看成是某種非歷史的東西,而歷史的東西則被看成是某種脫離日常生活的東西,某種處於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東西。這樣,就把人對自然界的關系從歷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歷史之間的對立。

…對於德國歷史編纂學來說,問題完全不在於現實的利益,甚至不在於政治的利益,而在於純粹的思想。這種歷史哲學後來在聖布魯諾看來也一定是一連串的“思想”,其中一個吞噬一個,最終消失於“自我意識”中。聖麥克斯.施蒂納更加徹底,他對全部現實的歷史一竅不通,他認為歷史進程必定只是“騎士”、強盜和怪影的歷史,他當然只有借助於“不信神”才能擺脫這種歷史的幻覺而得救。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宗教的觀點:它把宗教的人假設為全部歷史起點的原人,它在自己的想象中用宗教的幻想生產代替生活資料和生活本身的現實生產。…例如,近來不斷討論著如何能夠“從神的王國進入人的王國”這樣一個重要問題。 (/)

 

  費爾巴哈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全部推論無非是要証明:人們是互相需要的,而且過去一直是互相需要的。他希望確立對這一事實的理解,也就是說,和其他的理論家一樣,只是希望確立對存在的事實的正確理解,然而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的任務卻在於推翻這種存在的東西

 

 

 

 

--------------------III--------------------

  1.  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 
    1. 一個階級的物質力量精神力量成為典範
    2. 所有生產資料匱乏的階級均隸屬於統治階級
    3. 統治地位的思想(精神表現)來自於物質關係在觀念上的表現→物質關係構成思想形式
    4. 統治階級的各人都具有意識,因而每個各人都能夠思考,他們調節著自己時代的思想、生產和分配,作為思想的生產者進行統治→不否定意識,但意識出自於物質關係亦作用於物質關係

 

  1.  物質勞動分工與精神勞動分工 
    1. 歷史的主因之一
    2. 富有能力且積極的夢想家
    3. 消極被動的接受者
    4. 敵對、鬥爭→革命階級與革命思想

例如,在貴族統治時期佔統治地位的概念是榮譽、忠誠,等等,而在資產階級統治時期佔統治地位的概念則是自由、平等,等等。總之,統治階級自己為自己編造出諸如此類的幻想。所有歷史編纂學家,主要是18世紀以來的歷史編纂學家所共有的這種歷史觀,必然會碰到這樣一種現象:佔統治地位的將是越來越抽象的思想,即越來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因為每一個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就是說,這在觀念上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

進行革命的階級,僅就它對抗另一個階級而言,從一開始就不是作為一個階級,而是作為全社會的代表出現的;它儼然以社會全體群眾的姿態反對唯一的統治階級。(/)

 

  1.  聖麥克斯的戲法 
    1. 統治的個人與統治的思想分開:歷史的神性
    2. 思想的秩序:自我概約
    3. 重新包裝:「自我意識」,並以哲學家的嘴會思維的人套進唯物主義→抹除真正的唯物觀。

 

 

 

 

--------------------IV--------------------

自然形成的生產工具和由文明創造的生產工具之間的差異: 

差異

自然

文明

支配方式

土、水…

主要是累積的勞動與資本

關係

各個人透過家庭、部落或土地本身…等結合在一起

各個人互不依賴,僅僅通過交換集合在一起

交換

交換主要是人和自然之間的交換,即以人的勞動換取自然的產品

主要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的交換

分工

具備普通常識就夠了,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彼此還完全沒有分開

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實際上應該已經實行分工

流通

所有者對非所有者的統治可以依靠個人關系,依靠這種或那種形式的共同體

這種統治必須採取物的形式,通過某種第三者,即通過貨幣

工業模式

存在著小工業,但這種工業決定於自然形成的生產工具的使用,因此這裡沒有不同的個人之間的分工

工業只有在分工的基礎上和依靠分工才能存在

 

 

城鄉分離 

     城鄉對立意味著:

野蠻→文明

部落制→國家制

地域→民族

     城市的出現:公共政治機構─一般政治

     分工、生產工具:劃分居民成為兩大階級

     城市:集中─城市動物

         鄉村:分散─鄉村動物

     勞動─私有制

消滅城鄉之間的對立,是共同體的首要條件之一,這個條件又取決於許多物質前提,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這個條件單靠意志是不能實現的(這些條件還須詳加探討)。城市和鄉村的分離還可以看作是資本和地產的分離看作是資本不依賴於地產而存在和發展的開始也就是僅僅以勞動和交換為基礎的所有制的開始

 

  1. 中世紀

…有一些城市不是從前期歷史中現成地繼承下來的,而是由獲得自由的農奴重新建立起來的。

a)      平民的形成

     農奴在鄉村遭受迫害逃亡城市

     屈從有組織的團體,城市的競爭者們

     被決定的處境,成為日工

b)      聯盟

     保護財產、增加各成員的生產資料

     宗法關係:

  1. 師傅對幫工的全部生活有直接的影響
  2. 幫工在同一師傅手下做工,對這些幫工來說這是一根真正的紐帶,它使這些幫工聯合起來反對其他師傅手下的幫工
  3. 幫工由於關心自己也要成為師傅而與現存制度結合在一起

…因此,平民至少還舉行暴動來反對整個城市制度,不過由於他們軟弱無力而沒有任何結果,而幫工們只在個別行會內搞一些與行會制度本身的存在有關的小衝突。中世紀所有的大規模起義都是從鄉村爆發起來的,但是由於農民的分散性以及由此而來的不成熟,這些起義也毫無結果。 (/)

進程:

1這些城市中的資本是自然形成的資本 (不是以貨幣計算)

2在城市中各行會之間的分工還是非常少的

3分工的進一步擴大是生產和交往的分離,是商人這一特殊階級的形成

4不久每一個城市都設立一個佔優勢的工業部門

5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工的直接結果就是工場手工業的產生

6機器為前提的勞動

     隨著工廠手工業的產生

     流浪時期

     各國商業鬥爭

     工人和雇主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

     交往擴大,隨著美洲和通往東印度的航線的發現

     商業和工場手工業的擴大,加速了活動資本的積累

     時代背景

     各國在彼此交往中建立起來的關系具有兩種不同的形式

  1. 出口的金屬:流通金銀量少
  2. 國外引進工業:就業機會

特權

     第二時期

  1. 商業和航運比那種起次要作用的工場手工業發展得更快

世界市場

  1. 大工業與其他條件──國內的自由競爭,理論力學的發展

→創造了交通工具和現代的世界市場,控制了商業,把所有的資本都變為工業資本,從而使流通加速(貨幣制度得到發展)、資本集中

─世界歷史

─自然科學從屬於資本

─所有自然形成的關系變成貨幣的關系

─建立了現代的大工業城市

使城市最終戰勝了鄉村

─消滅了各民族的特殊性

─大工業發達的國家也影響著或多或少非工業的國家,因為非工業國家由於世界交往而被卷入普遍競爭的鬥爭中

小結: 

     這些不同的形式同時也是勞動組織的形式[],按照我們的觀點,一切歷史衝突都根源於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

     盡管競爭把各個人匯集在一起,它卻使各個人,不僅使資產者,而且更使無產者彼此孤立起來[]只有經過長期的鬥爭才能戰勝同這些孤立的、生活在每天都重復產生著孤立狀態的條件下的個人相對立的一切有組織的勢力。

 

c)       市民階級

     共同條件:聯合起來反對農村貴族、捍衛同樣利益、反對同樣敵人的城市。

     市民創造了這些條件,因為他們掙脫了封建的聯系;同時他們又是由這些條件所創造的,因為他們是由自己同既存封建制度的對立所決定的。

     發現自己的生活條件是預先確定的。

  1. 階級
  2. 分工

 

d)      偶然性的幻覺

     歷史條件和交往關係的綜合

     個性是由階級關係決定

     隨著那本身是資產階級產物的階級的出現才出現

     Ex.逃亡農奴

     階級轉換條件匱乏

取消勞動推翻國家

…而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條件和社會全體成員的生存條件的革命無產者的共同體中,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這個共同體中各個人都是作為個人參加的。它是各個人的這樣一種聯合(自然是以當時發達的生產力為前提的),這種聯合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而這些條件從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並且是作為某種獨立的東西同單個人對立的。這正是由於他們作為個人是分散的,是由於分工使他們有了一種必然的聯合,而這種聯合又因為他們的分散而成了一種對他們來說是異己的聯系。過去的聯合決不像《社會契約》中所描繪的那樣是任意的,而只是關於這樣一些條件的必然的聯合(參閱例如北美合眾國和南美諸共和國的形成),在這些條件下,各個人有可能利用偶然性。這種在一定條件下不受阻礙地利用偶然性的權利,迄今一直稱為個人自由。──這些生存條件當然只是現存的生產力和交往形式。 (/)

 

e)      共產主義與其他過去運動的差異

     推翻一切舊的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的基礎

     第一次自覺地把一切自發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創造

     消除這些前提的自發性,使它們受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支配

     建立共產主義實質上具有經濟的性質,這就是為這種聯合創造各種物質條件,把現存的條件變成聯合的條件

 

f)       交往形式的歷史事實

     生產力與交往形式的關系就是交往形式與個人的行動或活動的關系

     條件是個人的自主活動的條件,並且由這種自主活動產生

     成為它的桎梏:舊→新→舊→新…

     屈從於獲得勝利的利益:虛假的共同體;歸根結底只有通過革命才能被打倒的權力

[相反的情況]

     北美的發展:樂園

     征服:反客為主

 

 

 

 

--------------------?--------------------

…在大工業和競爭中,各個人的一切生存條件、一切制約性、一切片面性都融合為兩種最簡單的形式──私有制和勞動貨幣使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為對個人來說是偶然的東西。因此,貨幣就是產生下述現象的根源:迄今為止的一切交往都只是在一定條件下個人的交往,而不是作為個人的個人的交往。這些條件可以歸結為兩點:積累起來的勞動,或者說私有制,以及現實的勞動。如果二者缺一,交往就會停止。現代的經濟學家如西斯蒙第、舍爾比利埃等人自己就把個人的聯合同資本的聯合對立起來。但是,另一方面,個人本身完全屈從於分工,因此他們完全被置於相互依賴的關系之中。私有制,就它在勞動的範圍內同勞動相對立來說,是從積累的必然性中發展起來的。起初它大部分仍舊保存著共同體的形式,但是在以後的發展中越來越接近私有制的現代形式。分工從最初起就包含著勞動條件──勞動工具和材料──的分配也包含著積累起來的資本在各個所有者之間的劈分,從而也包含著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工越發達,積累越增加,這種分裂也就發展得越尖銳。勞動本身只能在這種分裂的前提下存在 (/)

     生產力表現為一種完全不依賴於各個人並與他們分離的東西,表現為與各個人同時存在的特殊世界

     對個人本身來說它們已經不再是個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

     同這些生產力相對立的大多數個人,這些生產力是和他們分離的,因此這些個人喪失了一切現實的生活內容,成了抽象的個人,然而正因為這樣,他們才有可能作為個人彼此發生聯系

     他們同生產力並同他們自身的存在還保持著的唯一聯系,即勞動,在他們那裡已經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動的假象,而且只能用摧殘生命的方式來維持他們的生命

  1. 各個人必須佔有現有的生產力總和,這不僅是為了實現他們的自主活動,而且就是為了保証自己的生存
  2. 只有完全失去了整個自主活動的現代無產者,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動,這種自主活動就是對生產力總和的佔有以及由此而來的才能總和的發揮
  3. 許多個人始終屈從於某種唯一的生產工具在無產階級的佔有制下,許多生產工具必定歸屬於每一個個人,而財產則歸屬於全體個人。現代的普遍交往,除了歸全體個人支配,不可能歸各個人支配。
  4. 佔有只有通過聯合才能實現,由於無產階級本身固有的本性,這種聯合又只能是普遍性的,而且佔有也只有通過革命才能得到實現
  5. 隨著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的佔有,私有制也就終結了

 

 

…哲學家們在不再屈從於分工的個人身上看到了他們名之為“人”的那種理想,他們把我們所闡述的整個發展過程看作是“人”的發展過程,從而把“人”強加於迄今每一歷史階段中所存在的個人,並把他描述成歷史的動力。這樣,整個歷史過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異化過程,實質上這是因為,他們總是把後來階段的普通個人強加於先前階段的個人並且以後來的意識強加於先前的個人。由於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開始就撇開現實條件,所以就可以把整個歷史變成意識的發展過程了 (/)

…“市民社會”這一用語是在18世紀產生的,當時財產關系已經擺脫了古典古代的和中世紀的共同體。真正的市民社會只是隨同資產階級發展起來的;但是市民社會這一名稱始終標志著直接從生產和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這種社會組織在一切時代都構成國家的基礎以及任何其他的觀念的上層建築的基礎。 (/)

 

 

國家和法同所有制的關系 

  1. 所有制的最初形式,無論是在古典古代世界或中世紀,都是部落所有制

     羅馬:戰爭

     日耳曼人:畜牧業

     部落所有制就具有國家所有制的形式,個人的權利則局限於簡單的佔有:地產

 

  1. 真正的私有制只是隨著動產的出現才開始的

     大工業和普遍競爭所引起的現代資本,即變為拋棄了共同體的一切外觀並消除了國家對所有制發展的任何影響的純粹私有制

 

  1. 現代國家是與這種現代私有制相適應的

     由於稅收而逐漸被私有者所操縱,由於國債而完全歸他們掌握;現代國家的存在既然受到交易所內國家証券行市漲落的調節,所以它完全依賴於私有者即資產者提供給它的商業信貸。

 

  1. 私有制擺脫了共同體,國家獲得了和市民社會並列並且在市民社會之外的獨立存在

     國家不外是資產者為了在國內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財產和利益所必然要採取的一種組織形式。

     現代國家的最完善的例子就是北美。法國、英國和美國的一些近代作家都一致認為,國家只是為了私有制才存在的。

因為國家是統治階級的各個人借以實現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該時代的整個市民社會獲得集中表現的形式,所以可以得出結論:一切共同的規章都是以國家為中介的,都獲得了政治形式。由此便產生了一種錯覺,好像法律是以意志為基礎的,而且是以脫離其現實基礎的意志即自由意志為基礎的。同樣,法隨後也被歸結為法律。 (/)

 

  1. 私法和私有制是從自然形成的共同體的解體過程中同時發展起來的

     在羅馬人那裡,私有制和私法的發展沒有在工業和商業方面引起進一步的結果,因為他們的整個生產方式沒有改變。

     在現代民族那裡,工業和商業瓦解了封建的共同體,隨著私有制和私法的產生,開始了一個能夠進一步發展的新階段。

     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起來,君主們開始照顧它的利益,以便借助資產階級來摧毀封建貴族。

     所有國家中都是以羅馬法典為基礎的(16世紀後)

 

  1. 在私法中,現存的所有制關系是作為普遍意志的結果來表達的

     僅僅使用和濫用的權利就一方面表明私有制已經完全不依賴於共同體,另一方面表明了一個錯覺,仿佛私有制本身僅僅以個人意志即以對物的任意支配為基礎。

     把權利歸結為純粹意志的法律上的錯覺,在所有制關系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必然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某人在法律上可以對某物享有權利,但實際上並不擁有某物。

     法學家們的這種錯覺說明:在法學家們以及任何法典看來,各個人相互之間的關系,例如締結契約這類事情,一般都是偶然的;他們認為這些關系可以隨意建立或不建立,它們的內容完全依據締約雙方的個人意願。

 

 

Others

…資產者之所以必須在法律中使自己得到普遍表現,正因為他們是作為階級進行統治的。

…沒有政治史、法律史、科學史等等,藝術史、宗教史等等。[]“同表現為古典古代國家、封建制度、君主專制的‘共同體’相適應的,同這種聯系相適應的,尤其是宗教觀念”。

…關於一個階級內的這種意識形態劃分:職業由於分工而獨立化;每個人都認為他的手藝是真的他們之所以必然產生關於自己的手藝和現實相聯系的錯覺,是手藝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關系在法律學,政治學中──在意識中──成為概念;因為他們沒有超越這些關系,所以這些關系的概念在他們的頭腦中也成為固定概念。例如,法官運用法典,因此法官認為,立法是真正的積極的推動者。尊重自己的商品,因為他們的職業是和公眾打交道。

…法的觀念。國家的觀念。在通常的意識中事情被本末倒置了。

宗教從一開始就是超驗性的意識,這種意識是從現實的力量中產生的[]要更通俗地表達這一點。法,宗教等領域中的傳統。[]各個人過去和現在始終是從自己出發的。他們的關系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的關系。

…總之:分工,分工的階段依賴於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